问题 综合

阅读下列图文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24分)

材料一:2011年10月,欧洲南方天文台决定在图中甲地(24°37'S,70°24'W)建天文台,其位于有“世界干极”之称的阿塔卡玛沙漠腹地,天文观测气象条件优越。东部安第斯山地有不少高山雪峰,图中乙地(32°30'S,70°07'W)海拔为2990米,坡度较缓,被誉为“南美第一滑雪胜地”。

材料二:下图是智利部分地区河流分布图。

(1)说出智利南部地区的主要外力作用。(4分)

(2)简析材料一中甲地“世界干极”和乙地“南美第一滑雪胜地”的成因。(12分)

(3)比较材料二中A区域和B区域河流特征的差异。(8分)

答案

(1)冰川作用(2分);流水作用(2分)

(2)“世界干极”的成因:副热带高压控制,多下沉气流(2分),秘鲁寒流的降温减湿作用(2分),离岸风影响(或风从陆地吹响海洋)(1分),全年干燥少雨(1分)。 “第一滑雪胜地”的成因:冬季,西北风(或西风)从太平洋上带来暖湿气流(1分),遇山地阻挡抬升(1分),降雪丰沛(1分);海拔高,气温低,积雪期长(2分);坡度适当,适合滑雪(1分)。

(3)A处:河流发育少,分布稀疏(或河流稀少)(2分);河流的流量小(1分),季节变化大(1分)。 B处:河流发育多,分布密集(或河网密集)(2分);河流的流量大(1分),季节变化小(1分)。

题目分析:(1)智利南部,纬度较高,有历史时期的冰川作用,而该地区位于中纬度的大陆西岸,终年受盛行西风影响,为温带海洋性气候,终年温和多雨,故流水作用普遍。(2)甲地的世界“干极”即该地区形成热带沙漠气候的原因,主要从大气环流、地形对降水量的影响、洋流的影响等综合分析。乙地为“南美第一滑雪胜地”主要从其降雪的形成和地形条件分析。注意结合该地区的地形对降水量形成的影响分析。(3)A地区受热带沙漠气候影响,故反映了河流少,河流流量少,流量的季节变化大;而B地区位于盛行西风的迎风坡,降水量丰富,故河流多,流量大,流量的季节变化较小。

点评:本题难度一般,属于世界区域地理的常规性试题,学生只要能抓住图示和材料的基本信息和影响热带沙漠气候和滑雪场形成的主要原因分析,并能结合气候类型的分布,进而分析气候类型,进而分析河流特征。注意抓住区域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特征分析,注意比较分析。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