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阅读以下说明和C函数,将解答填入答题纸的对应栏内。

【说明】函数del_substr(S,T)的功能是从头至尾扫描字符串S,删除其中与字符串T相同的所有子串,其处理过程为:首先从串S的第一个字符开始查找子串T,若找到,则将后面的字符向前移动将子串T覆盖掉,然后继续查找子串T;否则从串S的第二个字符开始查找,依此类推,重复该过程,直到串S的结尾为止。该函数中字符串的存储类型SString定义如下:

答案

参考答案:

(1) i-j+1,或其等价形式 (2) j==T.length,或j>=T.length,或其等价形式 (3) i-j,或i-T.length (4) k-T.length,或k-j,或其等价形式 (5) S->length - T.length,或S->length -j

解析:

本题考查C程序设计基本能力,包括指针、结构体类型的应用。  根据题目部分的描述,首先要在字符串S中查找与T相同的子串,基本方法是逐个字符进行比对,其代码如下所示:     显然,当S->ch[i]与T.ch[j]不相等时,i值需回退至本趟开始位置后再后移一个位置,从而为开始下一趟查找做准备。由于相同的字符个 数为j个,因此i需回退至位置i-j+1,即空(1)处填入i-j+1。  由于在串S中查找与T相同的子串是以"i< S->length&&jch[p]~S->ch[p+ T.length-1]中,则需要将S->ch[p+T.length]移至S->ch[p],S->ch[p+ T.length+1]移至S->ch[p+1],依此类推,直到将S->ch[S->length-1]移至 S->ch[S->length-T.length]为止,因此以下代码中的空(4)处应填入k-T.length。    最后,空(5)处很明显是要将S的长度减去子串T的长度值,因为删除了一个相应长度值的子串,因此空(5)处填入S->length-T.length。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课外阅读。

野景偶拾(节选)

  我沿着西南山梁上的小路走着,右边是一种叫醋柳的灌木和马蔺草,疏疏落落地趴在山坡上;左边是一片高粱,秀长的叶子,挺拔的秆子,饱满的穗子,显示着收获季节即将到来。几朵野花在路旁地边,星星似的闪着幽幽的蓝光。山沟里没有一个人,偶尔一两声老鸹叫,才打破这山谷的宁静。

  丘陵地带的山都不很高,不一会儿,离山顶只有一半路了。太阳躲到山梁后面去了,山谷里的光线暗了下来。往下看,刚才看到的青绿色的高粱叶子,现在已经成了深深的一片墨绿;原来红里透白的高粱穗,这时也变成了殷红一片,暗暗的,也像是给谁用墨烘了一下。抬头看看天,只有它,还是瓦蓝瓦蓝的,说明时间还不算晚。

  上了山梁,眼前顿时明亮起来、开阔起来。一个动人的景象吸引了我:一轮金黄的太阳,不知被哪个画家把颜色调配得这样合适,红、黄、白三种颜色恰到好处,它的光把眼前的一切都照亮了,但很柔和,并不耀眼。它离地面还有一竿子高,离我也并不远,好像就挂在对面漳河的西岸上空。它是那么大、那么亮,周围的天空像是一整块玉石,发着荧荧的亮光。好一会儿,天空才渐渐泛出淡淡的蓝色。①漳河水泛着粼粼波光,像一条游龙,摆动着它那长长的躯体。在它的东岸,并排卧着一条从太原到长治的公路,被路边的两排高高的白杨衬着,更显得洁净、端庄。间或一辆卡车或拖拉机驰过,随即又平静下来。②这条路就像是漳河的一位文静的姐妹,静静地伴着自己活泼的同伴。从山上望下去,它们又像是两条宽宽的缎带,一条白的,一条银灰的,由北向南,把晋东南可爱的土地紧紧地束扎起来。

  我的脚前是一片谷子,沉甸甸的谷穗在阳光里,也发出白里透黄的光芒。眼前的一切都沐浴在阳光下,被照得亮闪闪的,放射出蓝的、绿的、黄的、白的光;眼前的一切又像天工仙匠精心镶嵌的一幅华美的贝雕画,只怕天空仙匠也未必想象得出这样的画境。这就是大自然的美。

  我再次看了看这光辉的世界,依依不舍地向山下走去。

1.文中画横线的句子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①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

2.词语巧填空。

(  )的叶子  (  )的秆子  (  )的穗子  (  )的蓝光

3.下面的句子与“丘陵地带的山都不很高”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丘陵地带的山都很高。

B.丘陵地带的山都相当高。

C.丘陵地带的山都不太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