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气东输二线管道主供气源为引进土库曼斯坦、哈萨克斯坦等中亚国家的天然气,国内气源作为备用和补充气源。西气东输二线工程西起新疆的霍尔果斯口岸,总体走向为由西向东、由北向南,途经14个省(区、市),主要目标市场为珠三角、长三角和中南地区。
材料二 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
材料三 我国1980年——2003年的能源生产和消费变化状况示意图。
小题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有哪些?(4分)
小题2:简述西气东输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东、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的地表环境特点以及铺设管道要克服的困难(4分)
小题3:材料三中:曲线①代表能源 变化状况,其中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年份是 年,试分析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5分)
小题1:有利于缓解我国天然气供应紧张的局面;有利于优化我国能源消费结构,改善环境;有利于发展相应的工业部门;有利于推动国际间能源合作,实现互利共赢。(4分)
小题2:二线工程主干管线跨过长江以后所经过的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为湿润地区,地表水丰富,山间多河谷、盆地,红壤广布,植被覆盖率较高。铺设管道要克服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4分)
小题3:生产(1分)2000(1分)我国能源生产量和消费量总体都呈现出上升趋势(波动上升),在1995年以前,生产量大于消费量,1995年以后,消费量大于生产量。生产量和消费量相差不大,大致呈正相关。(3分)
小题1: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建设的重要意义可以参照教材中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的意义来回答;
小题2:结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管线走向示意图,二线工程主干管道向东、向南跨过长江后所经主要地形区是江南丘陵,该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大,多山间河谷、盆地,铺设管道要克服地表崎岖不平,水系发达,多滑坡、泥石流等困难;
小题3:结合材料三中和我国能源生产和消费实际情况,现在我国能源面临压力,石油需大量进口,则可知,曲线①代表能源生产,曲线②代表能源消费,根据消费与生产的差距可知我国石油进口量最多的年份是2000年,我国能源生产与消费的特点主要结合图中消费和生产曲线的变化特点和两者之间关系来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