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1)下列有关实验的说法、操作或结论不正确的是           (填序号)

A.制备Fe(OH)3胶体时,应往沸水中滴加饱和FeCl3溶液,并继续加热到溶液呈红褐色为止。

B.测定中和热实验中,每次实验均应测量三个温度,即盐酸起始温度,NaOH溶液的起始温度和反应后溶液的最高温度。

C.在一定物质的量溶液配制的过程中,没有洗涤烧杯和玻璃棒、定容时加水超过了刻度线、容量瓶没有干燥均会使所配溶液浓度偏低。

D.往FeCl3溶液中滴入KI—淀粉溶液,溶液变蓝色。E.铝粉和氧化镁或氧化铁粉末混合,高温均能发生铝热反应。

F.验证AgNO3溶液中是否混有Al(NO3)3,可加入过量氨水,如有白色沉淀,则混有Al(NO3)3

G.稀释浓硫酸时,要将水沿容器壁缓慢注入浓硫酸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

(2)实验室配制500ml 0.1mol/L的Na2CO3溶液,需用托盘天平称取碳酸钠粉末    g。

配制时应选用的仪器有,托盘天平、药匙、烧杯、量筒、             

答案

(1)  CEG            。(一个1分,共3分有错没分)

(2)   5.3            。(1分)

   5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玻璃棒     。(一个1分,共3分)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毕淑敏的《孝心无价》,回答问题。

  我不喜欢一个苦孩子求学的故事。家庭十分困难,父亲逝去,弟妹嗷嗷待哺,可他大学毕业后,还要坚持读研究生,母亲只有去卖血……我以为那是一个自私的学子。求学的路很漫长,一生一世的事业何必太在意几年蹉跎?况且这时间的分分秒秒都苦涩无比,需用母亲的鲜血灌溉!一个连母亲都无法挚爱的人,还能指望他会爱谁?把自己的利益放在至高无上位置的人怎能成为为人类献身的大师?

  我也不喜欢父母卧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无论你有多少理由。地球离了谁都照样转动,不必将个人的力量夸大到不可思议的程度。在一位老人行将就木的时候,将他对人世间最后的期冀斩断,以绝望之心在寂寞中远行,那是对生命的大不敬。

  我相信每一个赤诚忠厚的孩子,都曾在心底向父母许下“孝”的宏愿,相信来日方长,相信水到渠成,相信自己必有功成名就衣锦还乡的那一天,可以从容尽孝。

  可惜人们忘了,忘了时间的残酷,忘了人生的短暂,忘了世上有永远无法报答的恩情,忘了生命本身有不堪一击的脆弱。

  父母走了,带着对我们的深深的挂念。父母走了,遗留给我们永无偿还的心债。你就永远无以言孝。

  有一些事情,当我们懂得的时候,已不再年轻。世上有些东西可以弥补,有些东西永远无法弥补。

  “孝”是稍纵即逝的眷恋,“孝”是无法重现的幸福。“孝”是一失足成千古恨的往事,“孝”是生命与生命交接处的链条,一旦断裂,永无连接。

  赶快为你的父母尽一份孝心。也许是一处豪宅,也许是一片砖瓦。也许是大洋彼岸的一只鸿雁,也许是近在咫尺的一个口信。也许是一顶纯黑的博士帽,也许是作业薄上的一个红五星(也许是一桌山珍海味,也许是一只野果一朵小花。也许是花团锌簇的盛世花衣,也许是一双洁净的旧鞋。也许是数以万计的金钱,也许只是含着体温的一枚硬币。

  但“孝”的天平上,它们等值。

  只是,天下的儿女们,一定要抓紧啊!趁你父母健在的光阴。

1.给下列划线字注音:

嗷(   )  蹉跎(   )(   )  尺(   )

2.解释下列词语:

蹉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行将就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衣锦还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不堪一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章第3自然段中一共用了4个“相信”,他们的主语(陈述对象)一共有几个?都是谁?请在原文中找出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作者说她不喜欢“苦孩子求学的故事”,“也不喜欢父母卧病在床,断然离去的游子。”那么,她对那些“赤诚忠厚”而准备“从容尽孝”的孩子持何怎度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作者对求学的苦孩子和断然离去的游子都作了道德上的评价,请从文章中摘录出这方面的句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作者主张如何尽孝心,请从原文中找出一个最恰当的词语来概括,并说出它出自文章的哪一个自然段。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请从文章中摘录出两组富有一般哲理意义的格言式的句子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