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能体现医生特殊干涉权的是()

A.医生对自杀的病人予以制止

B.医生的行为以保护病人利益、促进病人健康、增进其幸福为目的

C.医生要保护病人的隐私

D.医生的行为要遵循医德规范的要求

E.医生在紧急灾难(如传染病流行)面前要服从卫生部门调遣

答案

参考答案:A

解析:

重点理解医生享有特殊的干涉权。所谓的特殊干涉权,是指医生在特殊情况下,有权限制病人的自主权利,以确保病人自身、他人和社会的安全。医生不是任意的行使特殊干涉权,只有在下列特殊情况下行使才有效:①精神病患者或自杀未遂等拒绝治疗时,甚至病人想要或正在自杀时;②对需要进行隔离治疗的传染病病人的隔离;③在进行试验性治疗时,虽然病人已知情同意,一旦出现高度危险情况时,医生必须中止试验性治疗,以保护病人的利益;④危重病人要求了解自己疾病的真相,一旦了解可能产生不良影响,医生有权隐瞒真相。有利原则是指医务人员的诊治行为要以保护病人的利益、促进病人的健康、增进病人的幸福为目的。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文化史》(冯天瑜等著)认为,中华传统文化在春秋战国时期表现为“以民本思潮和专制主义为两翼的百家争鸣的私学文化”;秦汉以后“定型为以儒学为正宗,兼纳百家、融汇释道的帝国文化”;而“在商品经济有充分发育的基础上得以繁衍的市民文化,在清中叶以前的整个中国社会都相当细弱”。

材料二 明朝后期开始,利玛窦、汤若望等欧洲传教士先后来华,与徐光启等人合作,开展翻译活动,把欧洲的天文、数学、地理和水利等近代科学技术介绍到中国,把儒学的《大学》《论语》等典籍介绍到欧洲。欧洲学者称之为“一次相互的启蒙”。

材料三 17、18世纪欧洲出现了一股“中国热”,许多思想家对中国文化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德意志的莱布尼茨盛赞儒家道路及影响下的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法国的伏尔泰认为,儒学不是宗教;中国的考试制度使官吏职位人人皆可争取,欧洲应加以采用。

材料四 19世纪60年代,清政府陆续设立培养翻译人才的学校和译书机构。90年代中期,梁启超收集部分已译西书目录,按西学、西政等编成《西学书目录》,并指出:“国家欲自强,以多译西书为本。”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导致清中叶以前“市民文化”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相当细弱的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当时翻译的内容和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当时德国的历史背景,说明莱布尼茨为何推崇中国儒学文化?伏尔泰当时推崇中国考试制度的出发点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结合材料二、四和所学知识,说明19世纪中后期翻译活动出现的新变化。分析出现变化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问答题 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