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老廖是某部队的高级军官,2011年10月从部队退休。离开部队回到家中的生活让老廖非常不适应,待在家里无所事事,又不愿出去活动,也不愿与邻居交流,只有每次说起在部队的生活时,才会神采奕奕。老伴看到老廖这种情况很是担心,鼓励他出去走走,参加一些社区内的活动,也被老廖拒绝了。无奈的老伴只能找到社会工作者,希望社会工作者可以帮助老廖。

【问题】

1.军休干部的需要包括哪些方面?

2.结合本案例分析军体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有哪些?

3.社会工作者应该如何介入本案例开展工作?

答案

参考答案:

1.军休干部的需要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1)军队情结。军休干部离退休前都是在军队服役几十年的军人,离退休后身心不可避免地留有革命大熔炉锻炼的印记,习惯于几十年军旅生涯所形成的“供给制”思维特点和“制式化”行为规范,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特殊的荣誉自豪感,军队情绪深。 

(2)社会尊重。军休干部是一个政治上相对强势、生活上相对优势的群体,离退休后更渴望得到社会尊重。 

(3)健康维护。多数军休干部患有不同程度的疾病,对医疗保障需求高。 

(4)居家养老。军休干部群体中,空巢老人多,独居老人不少,由于种种原因他们不愿去社会福利机构,对居家社区养老的需求不断增强。 

(5)社会参与。军休干部政治优势、经验优势、智力优势丰厚,社会参与意识强。

2.军休社会工作服务对象的问题主要有: 

(1)角色失调。由军队到社会、由军人到老百姓、由在职到离职,在实现角色模式转换的过程中,由于心理上、行为上的惯性,军休干部不太容易适应新的角色模式要求。老廖作为高级军官,从部队退休回到家中,对于退休后的生活还不适应,不愿出外,也不愿与人交流,待在家中无所事事。 

(2)地位下移。军休干部在离开职位、退出现役之时,也就相应地离开了职位和职业所赋予的各种权利和义务。尽管在政策上可以通过较高的政治待遇和生活待遇尽力维持其原有的社会地位,但社会结构的正常错动是不可避免的,从而造成事实上、更多是心理上社会地位向下流动的现象。 

(3)心理失衡。随着社会地位发生的相对变动,军休干部将自己的利益得失与同辈群体进行对比时产生一种不平衡心态,即相对剥夺感心态。 

3.社会工作者应从以下方面介入本案例开展工作: 

(1)与老廖的家人进行沟通,让他们多关注老廖的精神需求,建议他们轮流倾听老廖讲述军旅生活;同时鼓励老廖给社区里的孩子们讲述军旅生活,既满足他的愿望,也对孩子们具有教育意义。 

(2)与老廖进行沟通,对他进行心理辅导,舒缓其抑郁的情绪,帮助老廖尽快适应退休 

后的生活,增强他对生活的信心。 

(3)因为老廖曾经训练过士兵,社会工作者可以争取社区的支持,鼓励老廖充当社区老人锻炼身体的指导者,或者协助社区保安工作,发挥其余热。

单项选择题

[一]X X X X X X X X X(标题)各区县人民政府,市府各委办局,市各直属单位: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领导下,全市上下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和全国再就业工作座谈会精神,与时俱进,开拓创新,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得到显著成效,圆满完成了年初确定的工作目标和任务。两个确保成果继续取得巩固,实现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下岗职工基本生活费和失业保险金100%发放;市场导向和社会援助就业机制基本形成,就业、再就业空间进一步拓展;社会保险覆盖面不断扩大,保障水平进一步提高;职业技能培训逐步走向市场化、社会化;劳动保障立法步伐加快,依法调节劳资关系,化解社会矛盾的工作机制进一步完善;深化劳动工资分配制度改革取得积极进展;劳动保障信息化水平和街道、社区平台建设处在全国同类型城市前列。希望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珍惜荣誉,谦虚谨慎,再接再厉,为加快推进全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做出更大贡献!全市上下要学先进、赶先进,进一步增强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进一步脚踏实地、扎实工作,努力开创我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的新局面。为树立典型,表彰先进,激励全市上下进—步做好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市政府决定:对XX区等42家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和李XX同志等77名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具体名单附后)。 附:XX市2003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名单XX市人民政府二ОО四年二月十八日

下列关于本文的标题写法(XX代表文种名称)最合适的是

A.关于表彰2003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XX

B.关于2003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和个人的表彰XX

C.关于表彰2003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XX

D.关于2003年度劳动和社会保障工作先进单位和先进个人的表彰XX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