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今年是毛 * * * * 题词“向雷锋同志学习”49周年。2012年3月2日,中 * * 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入开展学雷锋活动的意见》,雷锋是实践社会主义、 * * 主义思想道德的楷模,以短暂的一生谱写了无比壮丽的人生诗篇,树起了一座令人景仰的思想道德丰碑,是全国人民学习的光辉榜样。全国掀起“学雷锋”活动高潮。某校九年级(1)班,组成学习小组,围绕“学雷锋精神,做文明学生”进行探究活动,请你参与其中。

【文明“锋”价值】

第一组同学在探究活动中收集到这么一段材料: 从一九六一年开始,雷锋经常应邀去外地作报告,他出差机会多了,为人民服务的机会就多了,人们流传着这样一句话:“雷锋出差一千里,好事做了一火车”。该组围绕这材料就如何进行学雷锋展开了讨论;

(1)请你参加该组讨论,选择某个同学的发言进行点评。(5分)

【文明“锋”向标】

第二小组同学在查阅报纸看到:2011年度热词:“X二代”。 “拼爹”不再是游戏,“富二代”“官二代”“贫二代”“民二代”粉墨登场,竞相“拼爹”。2011年不但“拼爹”,而且还“坑爹”,即坑害自己的爹。富二代、官二代频频惹祸,给自己爹找麻烦,如李双江的儿子真“坑爹”;网晒奢侈品,县长女儿炫富“坑爹”等。该小组经过讨论,都认识到“学习雷锋精神,就不能‘拼爹’、‘坑爹’”。

(2)联系材料,请你谈谈做一个文明学生的言行。(4分)

【文明“锋”行动】

该班同学在网上搜索了盐城市“学雷锋”活动情况报道,找到了很多“学雷锋”活动图片,了解到同学们开展了多种形式的学雷锋活动。该班同学准备围绕“关爱留守同学”主题在星期日开展“学雷锋”活动。

(3)请你参加该班活动并帮该班的这次活动提三条合理化建议。(3分)

答案

(1)这个女(或男)同学的发言有一定的道理,但是片面的。(1分)学习雷锋,就是①要服务社会、奉献社会,培养社会责任意识和为人民服务的精神;②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③要发扬艰苦奋斗精神;④要勤奋学习,积极实践,勇于创新。(或者“学雷锋,就是要热爱党、热爱祖国、热爱社会主义的崇高理想和坚定信念;服务人民、助人为乐的奉献精神;干一行爱一行、专一行精一行的敬业精神;锐意进取、自强不息的创新精神;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创业精神。” )(或者“学习雷锋要树立为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增强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进行为人民服务的行动。”)(答3点给3分)该同学只看到搞好自己学习(或关心帮助他人)一面,而忽视了其他方面。(1分)

(2)做一个文明学生,应尊重父母、理解父母、孝敬父母;学会与父母沟通,克服逆反心理;努力学习,报答父母;做一个承担责任的人,努力减轻父母负担,不向父母提过分的要求等。(4分)

(3)帮助留守同学家里进行卫生打扫;帮助留守同学解决学习困难;与留守同学“伙伴结对”;给班级留守同学开“我们是兄弟姐妹”联欢会;给留守同学写一封信等。(答3条给3分)。

本题考查雷锋精神的理解。第一问认真审题,逐句把握题中每句话的关键字词,做到正确观点肯定并分析,错误观点要改正并加以分析。如题中“学习雷锋精神就要出去做好事。”是正确观点,就要肯定并分析说明。而“出去学雷锋,不如搞好自己的学习。”的观点是错误的,就要

改正并分析说明。第二问从孝敬父母、理解父母角度作答,而不是如何做一个文明学生。第三问

围绕“关爱留守同学”主题,能够结合自己的体会和想法谈,言之有理即可。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惠帝二年,萧何卒,参闻之,告舍人:“趣治行,吾将入相。”居无何,使者果召参。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卻。至何且死,所推贤唯参。

参代何为汉相国,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择郡国史:木诎①于文辞,重厚长者,即召除为丞相史;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辄斥去之。

日夜饮醇酒。卿大夫已②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来者毕欲有言。至者,参辄饮以醇酒,间之,欲有所言,复饮之,醉而后去,终莫得开说,以为常。相舍后园近吏舍。吏舍日饮歌呼,从吏恶之,无如之何,乃请参游园中,闻吏醉歌呼,从吏幸相国召案之,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参子窋③为中大夫。惠帝怪相国不治事。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参怒,而笞窋二百,曰:“趣入侍,天下事非若所当言也。”至朝时,惠帝让参日:“与窋胡治乎?乃者我使谏君也。”参免冠谢曰:“陛下自察圣武孰与高帝?”上曰:“朕乃安敢望先帝乎!”曰:“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上日:“君似不及也。”参曰:“陛下言之是也。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法令既明,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遵而勿失,不亦可乎?”惠帝曰:“善,君休矣!” (《史记·曹相国世家》)

注释:①诎(qū):说话笨拙。  ②已:通“以”。  ③窋(kū):同“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趣治行,吾将入相    趣:通“促”,催促。

D.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务:追求。

C.从吏幸相国召案之    案:考察。

D.今陛下垂拱,参等守职    垂拱:垂衣拱手(治理天下)。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 木诎于文辞  孔子曰:“苛政猛于虎也

B 吏之言文刻深、欲务声名者  求人可使报秦者,未得

C 参辄饮以醇酒  以勇气闻于诸侯

D 且高帝与萧何定天下  王不行,示赵弱且怯也

3.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在文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A.举事无所变更,一遵萧何约束

B.卿大夫已下吏及宾客见参不事事

C.乃反取酒张坐饮,亦歌呼与相应和

D.窋既洗沐归,间侍,自从其所谏参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萧何地位低下时与曹参关系很好,二人做了将相后有了隔阂,所以萧何一直到死也没有推荐曹参做自己的接班人。

B.萧何和曹参都是汉高祖的大臣,萧何死后,曹参继任为丞相,为求行事稳妥,一本萧何的做法,“萧规曹随”,大大增强了国力,受到百姓的称赞。

C.曹参担任丞相,采用道家“无为而治”的治国理念,谨守职位,维持现状,墨守成规,遵守既定的法令制度,缺乏创新精神。

D.曹参主张“治道贵清静”,身为相国,整日整夜地喝酒,甚至和后园的官员一起饮酒唱歌,被惠帝当面谴责,回家后迁怒儿子曹窋,用竹板大了曹窋二百下。

5.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参始微时,与萧何善,及为将相,有卻。

(2)参见人之有细过,专掩匿覆盖之,府中无事。

(3)陛下观臣能孰与萧何贤?

参考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