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县发生7.1级地震。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发生了8.0级地震。2008年年初,我国南方发生了特大雪灾。2004年禽流感事件。2003年非典爆发。根据这些事件的发生,写一篇关于加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的文章。 要求:题目自拟,观点明确,联系实际,分析具体,条理清楚,语言流畅。全文不少于800字。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参考例文]

切实加强政府应对突发公共事件的能力

伴随我国经济社会的高速运转,社会经济生活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在不断增加,突发性公共危机随时可能发生,如:汶川县地震,冰雪灾害、非典、禽流感、兴宁矿难等。这些突发性公共危机的存在构成了当今社会的不和谐因素,也表明了突发性公共危机的不可避免性。而对不断发生的各类公共事件,如何科学应对和及时有效地加以处置,是我国政府当前的一个重大课题,加强经济社会的综合预测预警,建设相关的针对突发公共事件的应急预案显得越来越重要,越来越迫切。
应对突发事件成为考验政府行为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政府应采取切实可行且有效的措施来回应突发的公共危机事件,尽量减轻公共危机事件给人民群众以及国家带来的损失与灾难。概括起来,政府可以在以下几方面采取措施:
(1)建立有效的应对公共危机机制:针对公共危机的发生制定相应的预警、处理、恢复等应对机制,有效地预防、回应、化解和消除各种危机。一个完整的危机治理过程包括预警、准备、回应与救治、善后处理四个阶段,因此应对突发性公共危机应以事前以预防为主,发生时要控制事态,发生后把损失控制在最小的范围之内。应对公共危机机制应在科学与实践的基础上建立,确实具有可行性与可操作性。
(2)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基金储备制度:合理的财政应急储备系统应当包括:决策指挥系统、应急执行系统、信息处理与发布系统和分析预测系统。这套制度的建立,一方面可以确保突发事件发生时的资金来源,另一方面可以明确支出的程序,做到有的放矢。此外,解决资金问题,除了政府承担主体责任,扩大财政在公共事务方面的投入外,还应建立社会动员机制,扩大社会保险的覆盖面。针对公共危机,需要全国人民团结一致,共同应对灾难。
(3)建立应对公共危机的社会动员机制:社会动员机制中要充分利用社会自我调节力量,主要是有重大社会影响的社会团体、工会、社区组织、群众组织、村民自治组织、企业、事业单位等。因此,政府在公共危机管理中要着力培育公民的公共意识,提高公民素质,致力于培育非政府组织,提高社会自治水平,促使社会各界发挥有效的作用,从而更好地调动社会力量,共同度过危机。
(4)健全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体系是首当其冲的:虽然我国已经制定和颁布了一些应对危机状态的法律和法规,但无论从整体上还是从细节上来看,法律法规体系都还不够完善。最核心的问题在于,我国还没有一部完整的危机紧急状态管理法。此外,紧急状态法与相关法规之间的衔接与配套,以及全国性法规与地方危机管理法规的衔接有待进一步完善。因此,国家应当建立健全前瞻性强、操作性强的应对公共危机的法律法规体系。
综上所述,面对当下纷繁复杂的社会环境和现实情况,公共危机事件的应对和处理已日益成为考查政府执政能力的重要评价指标。建设高效务实的政府就一定要在处理突发危机事件上做足功课,以上所列几点建议和措施只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具体执行的过程中可能会遭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和瓶颈,我国突发危机事件的建立还需要国家和人民不断地探索与总结经验教训。因此政府还应该在总结既有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探索和总结,将突发公共危机事件处理的制度建设、政策制定、操作执行等各方面的工作推向新的台阶。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