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生态文明是指人类遵循人、自然、社会和谐发展这一客观规律而取得的物质与精神成果的总和;是指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社会和谐共生、良性循环、全面发展、持续繁荣为基本宗旨的文化伦理形态。
根据以上定义,下列不符合生态文明的一项是( )。

A.第49届联合国大会决定把6月17日定为“世界防治荒漠化和干旱日”,以进一步提高世界各国对防治荒漠化重要性的认识,唤起人们防治荒漠化的责任心和紧迫感
B.全球84个国家和地区超过2800个城市和村镇于28日20时30分熄灯,参与“地球一小时”活动,以实际行动呼吁节约能源、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C.“山林非时不升斤斧,以成草木之长;川泽非时不入网罟,以成鱼鳖之长;不麋不卵,以成鸟兽之长。”
D.为了抵御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和海潮袭击,拦海造田,荷兰从上个世纪70年代开始,启动了大规模的“三角洲计划”,用几百公里长的拦海大坝、水闸和运河,构筑起贯穿整个西部海岸线的海防工程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A、B、C选项均符合生态文明的定义,只有D选项荷兰的“围海造田”违背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规律,最终使得荷兰政府目前不得不痛下决心,恢复湿地,努力探索经济与环境共存的新路。

填空题
问答题

北京三个大型农产品市场.蔬菜价格监测显示:2003年10月,蔬菜上市量比9月份上升5.89%,综合平均价格比9月份上升25%,为1992年以来11年中同期最高值。而根据国家统计局的调查显示,从8月起全国粮、棉、油、蔬菜、水果、主要畜产品与水产品与去年同期相比均有不同程度上涨,是农产品价格6年以来的首次普遍上涨。但是,这次农产品价格上涨,没有出现大规模抢购,仅有部分低收入群体在储粮,也没有出现取钱挤兑现象。另据报道,9月份很多企业感觉到生产资料价格上涨过快,特别是化工原料、建筑材料等。
自2000年以来,我国提出了调整农业战略结构、退耕还林、加大畜牧业和渔业发展力度的政策,几年来,全国粮食种植面积调减了5000万亩左右。
据联合国粮农组织11月份报告,在2003年收获季节结束后,预计全球大米储量将比此季节开始时下降2000万吨,价格将稳步上升。中国和印度大米产量下降是全球大米储备下降的主要原因。2003年10月,中国曾在全球市场进口粮食,其绝对量对国际粮食市场影响较大,加之中国转基因食品管理条例开始实施,引起了国际粮油期货价格的敏感反应。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扬,又反过来推动国内粮油价格上扬。
国际能源机构11月份指出,中国对石油的消费迅速增长,成为亚洲最大石油消费国,是造成全球石油价格继续上涨的重要原因之一。在建筑业等的拉动下,中国对铁矿石、煤等的消费也持续增长,拉动国际价格上扬。
亚洲金融危机之后,中国已进入通货紧缩状态数年,政府一直采取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适度扩张的货币政策。从1998年之后,货币供应量一直是过量的,2003年,货币供应量以20%左右的增长率增加。在前几年消费低迷情况下,积累大量购买力,近一两年,鼓励居民消费结构转向汽车、住房等的政策开始显露效果。持续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带来持续的投资扩张,据2003上半年统计,省市两级目前在建的展览场馆等,公开的约有122个,兴建亚洲之最,世界之最的场馆、大厦的有45个,仅这些的预算资金就达2500多亿元。仅从北京来看,2008年奥运会场馆建设启动,高档接待与休闲设施建设,城市设施向国际标准的提升,都会形成强劲的投资需求。
根据上述材料,回答下列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