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述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及其重大意义。
参考答案:
解析:[考查要点]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邓 * * 理论的意义等相关的内容。[答案解析] 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与中国的客观实际相结合,前后经历了几次比较大的历史飞跃。使马克思主义得到了发展,也促进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考生只要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历史飞跃是什么,就能很容易地将此问题加以解决。 (1)在中国革命历史上,中 * * 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了一场把半殖民地半封建的旧中国变成社会主义新中国的伟大革命。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又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了一场新的革命,要把中国由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变成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在这两次伟大革命的过程中,在思想理论方面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两次历史性飞跃,形成了两大理论成果,这就是毛 * * 思想和邓 * * 理论。 (2)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 * * 党领导我国人民进一步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探索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积累了丰富的经验教训,使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又有了新的飞跃,邓 * * 理论就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第二次飞跃的主要理论成果。 (3)邓 * * 理论形成与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有一个过程。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到党的十二大,在邓 * * 领导下,党开始制订出一系列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针政策,并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这一主题,标志着邓 * * 理论开始形成和第二次飞跃的起点,十三大提出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理论并对它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作了全面阐述,标志着邓 * * 理论形成轮廓和第二次飞跃进一步的进行。到了1992年,邓 * * 发表“南方讲话”和党的十四大,邓 * * 理论基本形成,并被确立为党的指导思想,党的十五大又正式把邓 * *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称为邓 * * 理论。把它与马列主义、毛 * * 思想并列为党的指导思想载入 * * 。这一切表明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已经完成。 (4)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的重大意义。 ①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第二次飞跃表明,中 * * 党和中国人民对中国社会主义建设规律有了比较深入的认识,这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成功最重要的条件。 ②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践相结合的最重要的理论成果就是邓 * * 理论的形成,邓 * * 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它从本质上概括了我国建设、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中最重要的带有规律性的内容。它是形成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一系列方针政策的理论基础,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指导方针。 ③党的十四大、十五大确立了邓 * * 理论的指导地位,从根本上保证了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在风云变幻的国际形势中立于不败之地。本题为选做题,请在Ⅰ、Ⅱ两道题中选取其中一道作答,若两题都回答,只按第1道试题的成绩记入总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