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8分)
材料一 美国此番华尔街金融风暴,让许多人联想到 1929年的经济大萧条。
材料二 罗斯福认为,拯救国家的希望在于迅速克服经济崩溃的威胁。1933年3月6日,他命令所有银行关闭4 天,并禁止支付和出口黄金。3月9日,国会召开特别会议,并在4小时之内通过紧急银行法,财政部根据紧急银行法采取的迅速行动,立即恢复了企业界信心。到4 月的第一个星期,货币便有10亿美元以上回流到银行,储藏者已将黄金送返联邦储备银行,财政部官员则只须发行少量新联邦储备货币。
材料三 罗斯福新政时期,1933年5月美国国会通过了《联邦紧急救济法》,并成立了以霍普金斯为首的“联邦紧急救济署”。到1934年底,有大约200万个家庭得到了救济。1935年紧急救济署结束时,共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在救济困难家庭的同时,还实行了以工代赈计划,成立了公共工程署(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等机构,管理公共工程项目,以吸收更多的失业者参加劳动。
材料四 2008年11月5日,温 * * 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当前进一步扩大内需、促进经济增长的十项措施……初步匡算,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这些措施,一方面通过扩大内需来提高我国抗击金融危机的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加快民生工程建设,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材料五 从奥巴马竞选时提出的施政方针看,其改革内容涵盖广泛,可能是20世纪30年代罗斯福新政以来最全面的经济改革。除了包括延长一些住房贷款者丧失住房抵押赎回权的期限、大幅投资公共建设、为商界提供税务优惠及创造更多就业机会在内的总值600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外,奥巴马还打算将税赋负担移转到高收入者,改变已实行20多年的管制松绑政策方向,扩大医疗保险范围,并且重新检视美国的自由贸易协议政策。依照目前情况来看,奥巴马很可能成为美国有史以来任期内预算赤字最高的总统。分析师预测,2009年美国财政赤字可能增加两倍,至1万亿美元。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20世纪30年代的经济大萧条和今天的华尔街金融风暴的共同特点。(6分)
(2) 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6分)
(3)根据材料三、四、五,分析说明历史上罗斯福总统、现任奥巴马总统以及中国的温 * * * * 在面对严峻形势时所采取措施的共同点。(6分)
(1)都是从华尔街股市下跌开始的;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困难,造成不利影响;导致一些企业和银行破产或倒闭等。 (6分)
(2) 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采取赤字政策),刺激社会需求。(6分)
(3)增加政府开支,扩大内需;关注民生(增加就业机会);重视社会保障;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宏观调控)。(6分,任答三点即可,言之成理酌情给分)
题目分析:(1) 两场金融风暴的共同特点要从开始的地点、对美国经济、对世界的影响方面来思考,首先,开始的地点都是从美国华尔街股市下跌开始的;对美国经济来说导致一些企业和银行破产或倒闭等;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形成和加速,这种影响扩展到全世界,都给世界经济发展带来困难,造成不利影响。
(2)分析“从金融措施的角度说明罗斯福新政取得成功的原因。”也即分析罗斯福新政中有关金融领域的正确措施,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包括:整顿银行,恢复信用;实行美元贬值,提高物价;扩大政府财政支出(采取赤字政策),刺激社会需求。这些措施的共同特点都是加大政府的宏观调控,对经济的干预能力,通过这些措施恢复了美国的金融秩序,稳定了信心,有利于经济的快速恢复。
(3)从材料内容来看,首先三位领导人在面对严峻经济形势时都不是自由放任,而是加强国家的经济职能,加大政府对经济的干预,也即宏观调控;从具体措施上来看,都增加了政府的开支,如(罗斯福新政时期发放了30亿美元的救济金,先后拨款40多亿美元兴建公共工程,中国温 * * 政府到2010年底约需投资4万亿元以扩大内需,奥巴马政府制定了600亿美元的挽救经济计划),都积极实行救济,关注本国的民生,提高本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扩大就业,不断完善社会保障体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