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简述泰勒模式

答案

参考答案:

泰勒的教育评价思想以教育目标为核心,认为教育评价应该被理解为“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何种程度的过程”,“评价过程在本质上,乃是一种测量课程和教学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育目标的过程”。泰勒模式的具体评价程序是:

(1)根据社会实际需要,学生的实际需要和专家的建议制定教育目标;

(2)用教育目标的形式来说明学生应养成那些行为;

(3)建立可以使学生产生预期行为的情境;

(4)选择或编制满足客观性、有效性、可靠性要求的收集信息的测验手段,

(5)运用这些手段检查学生行为的变化,收集学生行为表现的资料,并对学生的行为达到教育目标的程度进行判断;

(6)根据判断结果,对学生行为变化的原因进行说明,并提出修改教育方案的意见;

(7)修改方案,重复评价过程。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诗词鉴赏。
  沁园春·长沙
   毛 * *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看万山红遍,
层林尽染;
漫江碧透,
百舸争流。
鹰击长空,
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竞自由
怅寥廓,
问苍茫大地,
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恰同学少年,
风华正茂;
书生意气,
挥斥方遒
指点江山,
激扬文字,
粪土当年万户侯
曾记否,
到中流击水,
浪遏飞舟!
【注释】①舸(gě):大船。②万类霜天竞自由:万物都在秋光中争过着自由自在的生活。③沉浮:这里指盛衰。④百侣:很多的伴侣。这里指同学。⑤峥嵘岁月稠:不寻常的日子是很多的。⑥书生意气,挥斥方遒(qiú):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挥斥,奔放。道,强劲。⑦粪土当年万户侯:意思是把当时的军阀官僚看得像粪土一样。
1.“看”字统领的语句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语句为读者描绘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个景物,这些景物远近相间,动静结合,对照鲜明,组合成一幅_______________、____的秋景图,为下面的抒情烘托了背景,酝酿了气氛。尤其是一个“____”字,写出了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的宇宙万物的热烈和活泼,赋予秋景以旺盛的生命力。
2.词的下片的统领字是“____”,该字主要统领了“____”几句。这几句从____、____、____三个方面写同学少年,形象地概括了早期革命者雄姿英发的战斗风貌和豪迈气概。
3.“悲哉,秋之为气”,在更多的文人墨客笔下,秋,除了老木、寒云、归鸦,就是衰草、落叶、残荷,但是,在毛 * * 笔下为什么会一扫悲秋之气,开拓出“不似春光,胜似春光”的意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下列对《沁园春雪》和《沁园春长沙》这两首词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这两首词对景物的描绘,意境开阔,气势恢弘,都注意到了动静结合,使景物描写显示出勃勃生机,富有生命力。
B.《沁园春雪》描绘了一幅南国秋景图,《沁园春长沙》描绘了一幅北国冬雪画卷,作者准确地抓住了各自的不同特点,使词作反映出地域和时令上的鲜明特色。
C.这两首词的词牌相同,这就决定了这两首词在内容上可以不同,但总的字数、句数应该相等,平仄、押韵也应该有相同的规律。
D.这两首词的上片都以描写景物为主,下片以写人叙事为主,分别用“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和“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二句来过渡,衔接自然。
5.结尾三句表达了作者的豪情壮志,如果让你写一段话表达作者的豪情壮志,你会怎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