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B1型题

溃疡深大,呈菜花状,基底及边缘硬有浸润,疼痛不明显的是()。

A.结核性溃疡

B.创伤性溃疡

C.癌性溃疡

D.腺周口疮

E.梅毒下疳

答案

参考答案:C

阅读理解与欣赏

躬身实践低头做事最为重要

人的一生离不开做事。只有通过做事,才能锻造出一个人的能力之剑。

低头做事,实为按规律做事。低头者,顺从、服从之谓也。顺从、服从什么?不是如《后汉书·马援传》所写:“今者归老,更欲低头与小儿曹共槽枥而食”,而是跳出个人生活的小圈子,面对现实,面向未来,顺从规律,服从大势,不做拔苗助长的蠢事,不干明天后天才有可能做的蠢事。扎扎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低头做事,更是体现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古诗云:“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可见,所谓低者,即垂垂向下也。

低头做事即用脑做事。当人“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乡。思,是低头的一项重要工作、一个主要职能,也是发挥大脑功能的前奏曲和主旋律。而人的行为从来都是受思想支配的。用脑做事,就是凡事都去想一想:这件事该不该干?怎么干?干了,利弊得失是什么?是马上干、或是放上三五天等时机更成熟时再去干?除自己想外,还要广开言路借助“外脑”想,从而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低头做事也是调研做事。低头,就不是昂首望天,而是眼睛向下,走向基层,到群众之中,体民情,察民意,听民声,谋民利;就是要看一看已经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即将出台的一些政策措施老百姓答应不答应、拥护不拥护;就是要以人为本,疏通上下道,变“ * * ”为“下访”,不责民之所不为,不强民之所不能;就是要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就是要不仅取得诚心做事能说真话的发言权,还要取得真正胸中有数的拍板决策权。

低头做事也是低调做事。低头之后,嘴的功能显然会有所减弱,手的功能相应会急速攀升。低调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突出的是不事张扬、埋头苦干的硬作风。甚至在不经意间做出了惊天地、泣鬼神的事业,仍然是平平常常,笑看花开花落;自自然然,静观云卷云舒。我还是我,天地间一匆匆过客而已——是这种人心语的真实写照。如果有什么媒体的镜头聚光灯照将过来,这种人一般都会退避三舍,甚至“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低头做事更是专心做事。低头,就是专心致志,“俯首甘为孺子牛”;就是目不两视,耳不两听,精神专一,心无旁骛。无数事实都证明,无论干什么事儿,心不专一,不能专诚,即便是小数之弈,照样不得。大的方针确定之后,成功的秘诀全在专一。专一,就能做一件事,成一件事;就能使本事随着事业上,能力攀着事功升。

朱熹在论及“知”与“行”时说过这样一句富有哲理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知其低头做事固然重要,躬身实践低头做事则更为重要。

(选自2006年9月19日《人民日报》

小题1:根据文意,下列对“低头做事”的理解,不正确的两项是(  )(5分)

A.“低头做事”就是按规律做事,踏踏实实,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登上事业的巅峰。

B.“低头做事”是指一个人做事,要发挥大脑功能认真的去想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同时还要广开言路使该做之事不仅合乎规律,而且合乎程序。

C.“低头做事”是指深入调查研究,急人民之所急,彰显出的是孜孜以求、敏行讷言的务实相,政策措施的出台由老百姓的满意度来决定。

D.“低头做事”就是做事不张扬,不追名逐利,不趋炎附势,保持一种“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的独善其身的心态。E.“低头做事”是指做任何事情都要专心致志,心无旁骛,目不两视,耳不两听,只埋头拉车,不抬头看路,“俯首甘为孺子牛”。

F.“低头做事”能体现出一个人的心境、作风、品格和做派。

小题2:根据文意,下列选项不符合“低头做事”原则的做法是(  )(3分)

A.“举头望明月”时,“低头”就会“思”故乡

B.垂杨低复举,新萍合且离

C.低头向暗壁,千唤不一回

D.俯首甘为孺子牛小题3:文章结尾引用朱熹的话:“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结合文意回答,“知”指什么?“行”指什么?这句话在全文中起什么作用?(4分)

小题4:本文是按照怎样的结构展开论述的?请作具体分析。(4分)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材料1

56岁的陈玉蓉系湖北武汉人,曾“割肝救子”,当选为“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但后来江苏卫视《人间》栏目的“暴走妈妈要整容”节目一经播出,即引发网民热议,支持、反对的声音此起彼伏,一时间陈妈妈再次成为媒体关注的焦点。

暴走妈妈陈玉蓉为给儿子叶海斌“捐肝”,近乎残酷地每天“暴走”10公里减肥,最终捐肝救子成功,以此闻名。难道暴走妈妈陈玉蓉用好心人为儿子治病募捐的钱为自己整容?一些网友的道德大鞭之所以举得这般高,是因为他们难容这个现实:一个曾感动全中国的人,一个爱子如命的伟大母亲,一个众人眼中的道德标杆,怎么会去学影视明星,对父母给予的天然五官进行动刀整形呢?所以网友的诟病才一波接一波。甚至有网友说:“看罢此讯,我当场晕倒,‘暴走妈妈’难道又是一个炒作?”

据介绍,因为受陈妈妈割肝救子的精神所感动,所以一家美容机构的院长在2010年5月底秦皇岛举办的世界徒步大会期间接待了陈妈妈,事后双方时常交流。交流过程中才涉及整容内容。胡院长介绍说,陈妈妈决定做整容的原因很简单,“我不想总是靠大家,我想自己有生存的能力”。“我就是想让自己年轻一点,有什么不好呢?”陈玉蓉在接受一家媒体采访时表示。胡院长还介绍说,当初根本没有想到事态会发展成这个样子,太出乎意料了,整容并不是什么值得惊讶的事,陈妈妈也没有网友说得那么复杂。陈妈妈家的主要经济来源是丈夫每月2000元左右的工资,眼下儿子治病需要费用,家里的经济状况经常是有儿子治病的钱就没有维持生活的钱,所以陈妈妈想通过适当地改变形象以便顺利找到合适的工作,同时一个美好的形象也让她更加自信美丽。经过深思熟虑,陈妈妈最终决定在该机构进行整容。

材料2

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公布了一些关于雷锋日常生活的照片,通过这种方式,让我们认识了一个更加具体、更加真实的雷锋。

大名鼎鼎的雷锋,本名雷正兴,从小是个孤儿,但这并不影响他对于时尚的憧憬和追求。说雷锋是个时髦孩子,体现在两个方面:择业、生活。在择业方面,雷锋由于上学晚,所以小学毕业时就接近就业年龄。雷锋先后有过三大择业愿景,在当时都是既时尚又实惠的职业,最终都梦想成真了。在生活上了解雷锋后你会发现,雷锋是一个人见人爱的小伙子,不但注重打扮、懂得享受,更追求时髦。

(1)搞发型:那时圆圆脸的雷锋在自己的额头留下了长长的刘海,显得很时尚,戴帽子的时候,为了不让刘海被帽子压得变形,他总是要把帽檐翘得高高的,非常惹眼。

(2)下舞厅:当时中苏关系尚未决裂,中国不少东西都学苏联,跳舞就是其中的一项业余活动。雷锋工作单位鞍钢有个总厂俱乐部,尽管雷锋个子矮,但“慢三”、“快四”等旋律的舞姿都很标准,很多女青年都愿意和他跳舞。

(3)戴名表:沈阳军区雷锋纪念馆陈列有雷锋曾戴过的瑞士名表“英纳格”,工作人员说,新增加的一幅照片上雷锋戴的就是这块手表。

(4)穿时装:1959年春节前的一个休息日,雷锋来鞍钢后第一次进城,就为自己添置了皮夹克、毛料裤、黑皮鞋等全套高档行头,把自己装扮一新。除此以外还有很多方面都体现了雷锋的年轻人的时髦和活力,展现给了我们一个不一样的雷锋形象。

结合材料1、2,运用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原理分析这两个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