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0世纪70年代,世界电子产业进行了第一次重大转移,电子制造业由美国、日本转移到中国的台湾、香港、韩国、新加坡等地区,进入90年代以后,世界电子产业面临第二次大转移,即由全球转移到中国大陆的沿海地区。据此回答下列问题。(9分)

(1)图中P电子产业转移线路表示由      转移到中国的台湾地区,Q电子产业转移线路表示由      转移到中国的上海。(2分)

(2)简述第一次转移前和第二次转业后电子产业布局的变化。(2分)

(3)广东东莞已经发展成为全球最大的电脑制造基地之一,分析东莞发展电子产业的区位优势。(3分)

(4)高科技产业在地区分布上为什么具有集聚的特点?(2分)

答案

(1)日本  韩国(2分)

(2)第一次转移前,电子产业为技术密集型产业,多布局在科技发达地区;第二次产业转移后,电子产业多为资金密集型产业,一般布局在市场广阔、劳动力密集的地区。(2分)

(3)交通便利;人力资源丰富;市场广阔;土地租金低。(3分)

(4)共用基础设施,便于企业之间的交流与协作。(2分)

本题组主要考查产业转移。(1)查地图,结合世界电子产业转移的时间。70年代由美国、日本转向亚洲四小龙。90年代有亚洲四小龙转向中国沿海。(2)结合二次产业转移前后的工业布局的变化,第一次转移前,集中在美国、日本等科技发达的地区。第二次转移后,典型分布在如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广阔。(3)影响东莞电子产业分布的因素:劳动力、政策、交通、市场等。(4)考察工业集聚的优势:一是共用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二是开展生产协作,加强信息交流和技术创新;三形成规模优势,加强市场竞争力等角度。

不定项选择

1995年5月,某镇镇民甲、乙、丙三人因平时关系较好,他们商量每人出资3万元创办振东羽绒加工厂。为了解决资金短缺困难,甲、乙、丙向镇信用社贷款30万元。5月底,甲、乙、丙三人签订了合伙创办振东羽绒加工厂的协议,并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办理了登记手续,领了营业执照。厂办起来后,厂的经济效益较好,但厂里一直没有分红。1996年4月,经乙、丙二人同意,甲把自己在厂的出资额以及他在厂里的权利和义务以4万元的价格全部转让给丁。同月,丁向甲交付了4万元。合伙协议记载了这一事实,羽绒厂向登记机关办理变更登记手续。甲退出后自己申请并经批准登记,从事食品加工,生产兴隆。1997年4月,振东羽绒厂遭受火灾,财产几乎损失殆尽。镇信用社多次要求甲、乙、丙、丁偿还贷款,但没有人还。经查丁无钱,乙有7万元存款,丙有9万元存款。甲有15万元存款。镇信用社在多资催还贷款无果的情况下,向法院起诉甲、乙、丙、丁。本案最终应如何处理,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A.振东羽绒加工厂的财产不足清偿的部分,由甲、乙、丙三人承担连带责任

B.振东羽绒加工厂的财产不足清偿的部分,由甲、乙、丙、丁四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C.在合伙企业内部,甲、乙、丙三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平均承担清偿责任

D.在合伙企业内部,乙、丙、丁三人对合伙企业的债务平均承担清偿责任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