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29年10月美国爆发经济危机后,当时的美国总统胡佛宣扬:“只要大公司、大企业得到繁荣,千百万劳动群众最终也会得到繁荣。”胡佛政府还对大公司和大企业提供优惠、财政援助,并降低其所得税。胡佛宣称救济工人是慈善团体的事情,而不是联邦政府的责任,拒绝采取任何救济工人的措施。
材料二 1932年底,在经济危机越来越严重的情况下,美国举行了总统选举,结果民主党人罗斯福获胜,当选为美国第32任总统。
材料三 1933年罗斯福任总统后,为摆脱危机实行新政。下台后的胡佛及其追随者大力攻击新政是“敲富人竹杠”、是“社会主义异端”,并在1936年底的总统选举中,竭力阻止罗斯福连选连任。
材料四 1936年底的美国总统选举中,为批驳胡佛等人的攻击,罗斯福发表讲话说:“从来在美国没有另外一个人比我对资本主义制度的私人企业、私有财产和私人利润有更坚强的信仰……当这个私人利润和自由企业制度临到毁灭边缘的时候,是这个政府(即罗斯福政府)挽救了它。”总统选举结果,罗斯福再次获胜,连任总统。
请回答:
(1)联系材料一和《全国工业复兴法》,比较罗斯福、胡佛对资本家和工人的政策有什么不同?(4分)
(2)罗斯福、胡佛上述不同政策反映二人克服经济危机的基本思想有什么不同?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美国资本主义的什么发展趋势?(4分)
(3)联系材料四,分析材料三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能否成立?为什么?(4分)
(1)胡佛拒绝采取措施救济工人;罗斯福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中专门规定了保障工 * * 利的条款。(4分)
(2)胡佛的基本思想是政府不干预企业经营,维护大企业的利益;罗斯福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干预经济,但尽量保持自由企业制度。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4分)
(3)否。因为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因而它不是“社会主义异端”。 (4分)
题目分析:
(1)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问题能力,要比较罗斯福、胡佛对资本家和工人的政策不同,抓住“不同”是解题核心词,胡佛拒绝采取措施救济工人;罗斯福在《全国工业复兴法》中专门规定了保障工 * * 利的条款。
(2)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比较分析问题能力,罗斯福、胡佛不同政策反映二人克服经济危机的基本思想也有所不同,可以从政府与企业的关系上归纳二人克服经济危机基本思想的不同,胡佛的基本思想是政府不干预企业经营,维护大企业的利益;罗斯福的基本思想是国家干预经济,但尽量保持自由企业制度。罗斯福的基本思想反映美国资本主义向国家垄断资本主义过渡。
(3) 问主要考查学生准确解读材料信息的能力,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分析问题能力,材料三中胡佛攻击罗斯福的理由不成立,要说明理由必须着眼于考查罗斯福新政的实质,罗斯福新政并未改变资本主义制度,是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对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不可能建立社会主义制度。所以罗斯福虽然采取了一些有利于人民的措施,但他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缓和阶级矛盾,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和私有财产,因而它不是“社会主义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