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11分)(Ⅰ)下列实验操作或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

A.可用过滤的方法除去氢氧化铁胶体中少量的氯化铁

B.用酸式滴定管量取18.80mL的碳酸钠溶液

C.配制0.1mol/L的硫酸时,用量筒量取浓硫酸,要洗涤量筒,否则配制的溶液浓度偏低

D.振荡用饱和的碳酸钠溶液吸收乙酸乙酯的试管,发现有气泡冒出,它是CO2气体 E.实验室制取氨气时,常用无水氯化钙进行干燥

F.加入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稀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42-

(Ⅱ)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将一定浓度的Na2CO3溶液滴入CuSO4溶液中得到蓝色沉淀。

甲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    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OH)2

丙同学认为沉淀可能是CuCO3,和Cu(OH)2的混合物。

[查阅资料知:CuCO3和Cu(OH)2均不带结晶水]

(1)按照甲同学的观点,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 ;在探究沉淀成分前,须将沉淀从溶液中分离并净化。其具体操作依次为             

(2)若丙同学的观点正确,可利用下列装置通过实验测定其组成。

①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装置C中碱石灰的作用是__________,实验开始和结束时都要通过量的空气,请说明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③若沉淀样品的质量为mg,装置B质量增加了ng,则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 ______________。

答案

(Ⅰ)D(2分)  

(Ⅱ)(1)CO32+Cu2=== CuCO3↓(1分)   过滤、洗涤、干燥(2分)

(2)①C→A→B→D→E(2分)

②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和CO2(1分)  结束时通入过量的空气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水蒸气和CO2赶出。(1分)

③(1-)×100%。(2分)

(Ⅰ)A.溶液及胶体均可全部通过滤纸,不正确

B.碳酸钠溶液呈碱性,可腐蚀酸式滴定管上面的胶管,不正确

C.量筒量取液体的体积没有必要润洗,不正确

D.制取酯时,乙酸溶于其中,可与碳酸钠反应产生CO2气体,正确

E.无水氯化钙可吸收氨气,不正确

F.原溶液中如果含有Ag+,也有相同的实验现象,不正确

(Ⅱ)(1)CO32+Cu2=== CuCO3↓,沉淀的分离需要过滤,净化包括洗涤、干燥过程

(2)①结合所给药品及实验仪器,在加热CuCO3、Cu(OH)2混合物的过程中,Cu(OH)2分解挥发出的水蒸气可用浓硫酸吸收,通过测量其质量,折算出物质的组成及含量,故实验装置的连接顺序为C→A→B→D→E

②为了排除空气中水蒸气和CO2的干扰,用装置C中碱石灰来净化吸收;

实验开始时通入过量空气,可将装置内的水蒸气和CO2全部排除干净,而结束时通入过量空气的目的是可以将装置中滞留的水蒸气和CO2赶出,保证实验的准确性。

③由Cu(OH)2CuO+H2O可知,Cu(OH)2的质量为g,沉淀中CuCO3的质量分数为(1-)×100%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