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实验题

某化学小组以苯甲酸为原料制取苯甲酸甲酯,并用制得的苯甲酸甲酯进行碱性水解的实验。

I.制取苯甲酸甲酯:已知有关物质的沸点如下表:

物质甲醇苯甲酸苯甲酸甲酯
沸点/℃64.7249199.6
实验装置如下:

(1)简述第一步混合液体时,最后加入浓硫酸的理由是

                                                               

若反应产物水分子中有同位素18O,写出能表示反应前后18O位置的化学方程式:

                                                      

(2)分液时上层液体从                     出来;接受馏分时温度控制在      

(3)此制取过程比教材中乙酸乙酯的制备复杂很多,写出用此过程制备苯甲酸甲酯的两大优点:                                       

II、苯甲酸甲酯碱性水解

(4)写出苯甲酸甲酯碱性水解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5)写出苯甲酸甲酯碱性水解实验装置中A的作用                      

III、苯甲酸甲酯有多种同分异构体

(6)符合下列条件的结构

①可以发生银镜反应②属于芳香族化合物③不具备其它环状结构④不能与FeCl3发生显色反应;共有      种。

答案

(16分)(1)浓硫酸密度较大,且与苯甲酸、甲醇混合放出大量热量,甲醇易挥发;(2分)    C6H5CO18OH+CH3OHC6H5COOCH3+H218O 。(2分)

(2)分液漏斗的上口;199.6℃左右。(各2分)(3)产率高;纯度高。(2分)

(4)C6H5COOCH3 + NaOH  → C6H5COONa + CH3OH。(2分)

(5)冷凝回流。(2分) (6)12  (2分)

I(1)浓硫酸密度较大,且与苯甲酸、甲醇混合放出大量热量,为确保实验的安全所以采用最后加入浓硫酸,再加上甲醇的沸点低易挥发;

酯化反应的特点是:酸脱羟基醇脱氢,所以其反应机理为:

(2)分液时,上层液体应从分流漏斗的上口倒出,下层液体应从分流漏斗的下口倒出。

根据苯甲酸甲酯的沸点可知,接受馏分时温度控制在199.6℃左右

(3)这样操作可以使反应物尽可能多的转化为生成物,使反应物得到充分反应,且生成的产物更纯。

II:(4)酯的水解反应是酯化反应的逆反应,且酯在碱性条件下水解较彻底

C6H5COOCH3 + NaOH  → C6H5COONa + CH3OH

(5)该装置中冷管的作用为冷凝回流

III(6)共12种,如下图所示

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物质有:醛类、甲酸、甲酸某酯、甲酸盐、还原性糖等。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问题。

消失的河流

沈念

  “消失”是一个让心灵敏感的人更加敏感的词语。

  世界上每一秒钟的“嘀嗒”声里都有事物消失或诞生着。每天我们身边有多少事物悄然地消失着,就有多少记忆蒙上尘土。可能有的是一瞬间消失的,而有的是在眼皮底下一点点消失的。

  对于那些消失的事物我们只会留恋,躲在温暖的房间里空空地回忆。几个人聚在一个用记忆搭建的平台上叹息:哎,要是它(消失的事物)还在,多好!

  一声笨重的叹息只会加剧一个人心态的衰老。时光的飞逝、人事变化的剧烈、知与不可知的遭历都会像一道道皱纹刻满一棵树光滑的身体。于是,那一个树瘤,应该是王五的死的见证;另一圈疤痕是张三家被杀掉的牛撞留的伤口……数也数不清的痕与迹,隐藏着众多纷纭的故事。在我们生命的河流里像泥沙一样沉淀,被一层又一层土遮盖。

  更多的消失,连熟知的我们也无从知晓,消失就是消失,没有喇叭高声的通知,没有纸上肆意的宣传。你在某天遇上了,就勾起你的想念,在心里怪怪地存放好一段日子。比如我离开的出生地,比如一个曾经交情很深的人,以及某地的整体变化,总是悄悄地改变着,就是说不太清楚,心中的疙瘩是有的。就像家乡那条曾经清澈的河流,傍着偏僻的小镇日日夜夜地游走,穿过我14岁之前的一切生活。我也像河流一样匆匆地穿过存储着我的话语与脚印的小镇。许多小镇底下掩埋的事与物被少年时的我忽略,像忽略河流曾带来的快乐。在我写下的大部分文字中,对小镇的描述微乎其微,我和小镇都互相把对方省略了。

  我重新惦记河流,缘于去年腊月故地重游,去看望旧日的老师和同学。单一的交通扼杀了小镇的发展空间,但无法阻挠时代的发展。两三层的楼房交叉拔地而起,拥挤的农贸市场是气味的发酵罐,伸展的篷帐把街道压缩成巷子,翻新的路面与破败的路基都无法激起我低落的怀旧情绪。我的记忆在零乱的事物与嘈杂的声响里消失为负数。

  几个同学绕着小镇兜圈,想找又没找到什么。后来上了加固加高了几次的大堤,空旷与萧索一齐涌来。眼皮子下的河流,它的影子一闪而过,然后呈现出来的是河洲。在河水退去的大片河洲之上,我们像回到少年时代一样狂奔、追逐,像一片片叶子追逐风的方向。河洲上的人稀少,我们可以毫不掩饰。这是城市里的人永远也体会不到的快乐。稍远处的一片叶已落尽的杉树林,我们曾在那里逮过两只野兔,见识过好几种又忘记名字的昆虫。都过去十几年了,我们还骑上现代牧羊人的瘦马,心情忐忑地迎风颠簸。仿佛只在此时,我们才寻到“回去了”的感觉。

  风是一阵隔一阵地吹来的,陡然间增添人心底的凄凉感。树林里除了牧羊人临时住的小木房子,坑坑洼洼的路与草,都被一群等待着养肥变卖的羊踩过来啃过去。一小块浅水洼地被邻县的养鸭人霸占了,成百上千只鸭子交错着在污水里聚餐,像一个聒噪的生产车间,打破了河洲上的寂静。

  听一直生活在镇上的同学讲,河床越来越高,每年夏季汛情到来前,河堤也筑得越来越高。县政府正在考虑将河流改道,拉直拓宽另一条河道,以扩大水上运输。而这片河洲有人提议搞成一个娱乐场所。越来越窄的河流像个即将被抛弃的孩子可怜兮兮地紧紧靠着小镇,却把大片的河洲留给了对岸属于邻县的农民们开发。钱都让别人赚跑了。

  我淡淡一笑。事物的发展变化是人所不能一一预见的。眼前这条河流,给小镇带来的喧哗与骚动,终将消失在后代的笔记本和视野里。那些出生、成长、逝世在小镇上的人们,在河流的视线里也一天天消失。我心里紧张的是,再过些年月,是否连现在这条窄窄的河也会见不到了呢?

  有河流的地方是幸福的。我庆幸自己在河流生命力旺盛的日子里与它相依为伴,我也是幸福过的人。可将来,我想看见这条河流发生怎样的变化。它是继续地干枯,还是会被开发成另外的消费场所,把城市流行过的娱乐方式统统地堆积在一条河流的上面?

  我又一次把自己陷入思想的泥淖里,低咕着“消失的河流”,等待梦幻的到来,期冀梦幻将现实同化。

1.为什么说“‘消失’是一个让心灵敏感的人更加敏感的词语”?这句话在文中有什么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回乡行程中,作者的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请分条简要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理解画线的句子在文中的含意。

(1)那一个树瘤,应该是王五的死的见证;另一圈疤痕是张三家被杀掉的牛撞留的伤口……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眼前这条河流,给小镇带来的喧哗与骚动,终将消失在后代的笔记本和视野里。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文章结尾说“等待梦幻的到来,期冀梦幻将现实同化”,结合全文,分析“现实”与“梦幻”的多重含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理解与欣赏

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

       生命中有许多不能承受的痛,那是人生不想直接面对的现实。当那一刻来临的时候,我们会哭泣,我们会伤心,我们会逃避。但是,我们又不得不去面对。父母在,我们就永远是小孩。在外面遇到了种种的困难和挫折,我们会下意识地到父母那里去寻求安慰,寻找关爱,然后再带着从父母那里吸取到的勇气和信心,去面对外面的一切,父母那里好像有我们永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藏。直到有一天爸爸突发心肌梗塞病倒了,我们这才发觉白发和皱纹已经爬上了父母的额头,岁月斑驳的阴影已经剥蚀了他们红润的面颊。那一刻,心头漾起的,就是那不能承受的痛。 

       爸爸是 * * 前最后一批完成学业的大学生,爱好运动的他在学校就通过了运动健将的标准,毕业至今一直从事体育工作。他的身体特别棒,好多人至今还记得他年轻时在寒冬腊月脱光了衣服用冰雪摩擦身体的情景,不要说这种独特的“洗澡”方式很少有人见过,单是那身在冰雪下闪着光亮的一块块隆起的肌肉,就足以使人惊异得瞪大眼睛,小青年们对他则更是顶礼膜拜。“力大为王”一向是民间不成文的法则,更何况他还是一位琴棋书画样样精通的有文化有知识的“大王”。

       然而,那天这位“大王”就那样躺倒在医院的急救室里,任医生护士在他身上插着各种各样的管子和针头。他的脸越来越黄,他的乎脚也越来越凉,生命的热力似乎正从他的身上慢慢扩散和消遁。那一刻,我痛,我的心近乎绝望般的痛。

       我用自己的双手,一遍又一遍地摩擦着爸爸冰冷的双脚,我要把我的信念,把我的激情,把我原本就是从他那里得来的生命活力通过我的手心贯穿到他的脚心,再通过他的脚心传递到他整个的身心。我要他坚强,我要他勇敢,我要他回——像以前一样回到我的身边来。爸爸他真的回来了!生命之花重新在他身上绽放。心脏中一下手装上了四个支架的他,也被医生视为医学界的奇迹。

       不错,他的起死回生,缘于当今高超的医学技术和先进的仪器设备,缘于他自己一向良好的体质和坚韧不拔的男子汉气质。然而在潜意识里,我认为这一奇迹的出现,还缘于爸爸在身处临界的那一刻,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

       那是用血缘凝结而成的语言,那是用亲情浇灌而成的语言。从手心向他传递过去的那生生不息的气息里,爸爸读懂了我向他表达的情感,感受到我们对他的需要和依恋,感受到我们对他深深的爱。他用顽强的毅力挣脱了病魔,回到了我们身边。

       慢慢从惊恐中恢复过来的我们,逐渐变得又只记得从父母那里去吸取我们所需要的东西了。而父母,则更慷慨地给我们提供着源源不尽的食物、关怀和照顾。

       只是,我们也多少发觉了一些变化,每次到家,总见爸爸在忙着,忙着种花,忙着写稿,忙着练字,忙着裱自己觉得比较满意的作品,说是要给自己的同学每人一张以作纪念,还指给我看哪些是给哥哥的,哪些是给弟弟的,哪些又是给我的……

       爸爸永远也不会知道,他说这些话的时候,已经多么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我一点也不喜欢他的这种像交待后事一般的话语,我拒绝承认某种现实,我甚至自私地认为我们还是一群没有长大的小孩,他应该一如既往地保持年轻和健康,一如既往地宠爱我们……

       从上次发病到现在,才短短一年不到的时间,近来感到身体明显不适的爸爸只得重新到南京医院复查,医生得出的结果是模棱两可的“不容乐观”,说是要作进一步的检查,而最可能的解决方案是再次进行心脏搭桥手术。

       当这些现象突然出现在自己最为至爱的亲人身上时,我们就会下意识地作出自欺欺人的反应。拒绝承认这样的现实,要想逃避这样的现实,不敢碰,不能揭,不愿看…… 

       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苦痛,它真的是我们不想面对的现实啊。

       可是,我们又实在无法回避这样的现实;不得不去面对和承受这样的现实。面对了,承受了,我们才会心安,才会有勇气面对人生之路上或许会有的更大的伤痛,也才会真正成为我们自己。

1、本文所说的“生命中不能承受的痛”具体指什么事?概括全文内容回答。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二段写爸爸强壮的身体,对下文的描写主要有两方面的作用,第一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第二方面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爸爸“读懂了女儿通过手掌传递给他的语言”,女儿“语言”的具体含义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爸爸给自己的同学和家人准备纪念品,为什么“多么强烈地刺痛了我的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比较下面两段文字,按要求作答。

(1)这就是生命中不能承受的苦痛,它真的是我们不想面对的现实啊。……(但是)面对了,承受了,我们才会心安,才会有勇气面对人生之路上或许会有的更大的伤痛,也才会真正成为我们自己。

(2)我只是伫立凝望,觉得这一条紫藤萝瀑布不只在我眼前,也在我心上缓缓 流过。流着流着,它带走了这些时一直压在我心上的焦虑和悲痛,那是关于生死谜、手足情的。……花和人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紫藤萝瀑布》)

       答:这两段文字在对待自己亲人的不幸方面,抒发的感情相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在对人生或生活的感悟方面不同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