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有关珠江三角洲的产业转移的正确叙述是:(     )

A.第一次产业转移移入了大量的高新技术产业

B.20世纪80年代本区的环境污染不断好转

C.20世纪90年代至今的环境质量日益恶化

D.20世纪90年代珠江三角洲的劳动密集型产业开始向欠发达的内地转移

答案

答案:D

题目分析:珠三角第一次产业转移移入了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A错误;80年代,该地区以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为主,环境污染较严重;90年代中期,该地区实施了产业升级,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广东边远地区转移,而本地以高新技术产业为主,故环境质量逐渐有所好转,C错误。D正确。

点评:本题解题的关键是掌握珠三角工业发展的基本过程。

问答题 论述题
问答题 案例分析题

“确保贫困人口到2020年如期脱贫!”习 * * * * 已向全党全社会发出了扶贫攻坚决战决胜的总号召。

材料一:《S省文化惠民扶贫专项方案》于2015年10月起正式实施。依据精准扶贫的要求和S省文化发展实际,《方案》中明确,到2017年,完成贫困地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任务60%以上,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能力明显增强,各类文体活动广泛开展,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面貌极大改善,文化惠民扶贫集中攻坚取得关键突破。《方案》同时明确将加强农村传统建筑的保护和维修,指导其发展特色文化旅游、现代观光农业等产业,打造藏羌彝地方特色文化品牌,以此带动贫困地区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材料二:某县作为C市14个国家级重点贫困县之一,确立了“2017年贫困村销号、贫困人口越线”的目标。为确保扶贫攻坚任务的完成,该县充分考虑各乡镇实际情况,量身定做脱贫方案。

当地TJ集团是中国医药工业10强,资产200亿元。以TJ集团为依托,该县成立了大歇中药材专业合作社,积极推行“公司+合作社+农户”的模式,把种植药材作为了脱贫的主打产业。目前他们已发展中药材1万余亩,形成了产、加、销一条龙发展的路子。该县有10个贫困村、1200户贫困户,其中70%的村民都种中药材,有的贫困户还在中药材加工厂务工。2015年这1200个贫困户户均种植中药材2亩,户均增收达到8000元。

运用所有制和分配制度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该县的做法对推进扶贫攻坚工作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