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35分)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效率和公平问题成为公民关注的焦点。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对效率与公平的认识经历了一个逐步深化的过程,针对效率与公平的矛盾,不同时期党和国家领导采用不同政策:从最初的促进效率提高的前提下体现社会公平。” 到十七大报告提出的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这在理论上是一个创新,在现实中具有很强的针对性,有重要的意义。十七届五中全会:再次提出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切实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材料二:中秋、国庆两节期间,“晒福利”又成了网络上的一项熟门话题。“单位往账户里打了一万块钱,别的没了”、“只发了一封电子邮件,以示祝贺”……五花八门的帖子显得有些娱乐化,但背后问题的核心却十分严肃——福利只是冰山一角,多数网友真正关心的是收入差距正日渐扩大。因此,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成为了政府“十二五”规划的重要内容。虽然缩小收入差距很难,但只要政府在制度安排、落实机制方面有保障的话,还是很有希望实现的。

材料三:2012年3月4日,全国人大和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与会的人大代表和政协委员纷纷就调整我国的分配政策,增加人民收入,缩小收入差距建言献策。

(1)结合材料说明党中央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政治生活依据。(12分)

(2)试从《政治生活》角度,根据材料二说明“优化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成为政府‘十二•五’规划重要内容”的原因。(13分)

(3)根据材料三,简要谈谈人大代表在调整收入分配问题上应具有怎样的“服务意识”。(10分)

答案

(1)①中 * * 党是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确处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促进经济发展。(3分)

②党中央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及时调整政策,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3分)

③党的性质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要求党不断提高领导和执政水平,增强忧患意识,及时调整分配政策;(3分)

④ 党坚持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及时调整分配政策,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有利于维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国务院必须加强收入分配调节才能切实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3分)

②我国政府是人民的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工作的基本原则是对人民负责这就决定了政府加强收入分配调节,防止收差距过大。(4分)

③政府要履行经济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等职能,加强收入分配调节,防止收差距过大。(3分)

④政府加强收入调节也是政府依法行政、建设服务型政府的现实需要。(3分)

(3)①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人大代表代表人民的利益和意志。人大代表要就人民关心的收入分配问题在人大建言献策。(3分)

②人大代表依照宪法和法律赋予的各项职权,参加行使管理国家事务的权力。人大代表依法履行提案权、质询权和表决权,通过这些权利的行使更好的促进社会的公平正义(4分)

③人大代表要与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听取和反映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坚持求真务实、对人民负责,为人民说话,反映人民的心声。(3分)

本题以效率和公平问题成为公民关注的焦点为背景。考查学生对党、政府、人大知识的理解。(1)党中央调整收入分配政策的依据可以从党领导核心、执政方式、宗旨、等方面分析。(2)政府这样做的原因可以从国家性质、政府性质、政府职能、依法行政角度分析。(3)人大代表“服务意识”可以从人大代表的产生、人大代表的权利与义务等方面回答。

单项选择题 B型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