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光是一种清洁、可再生能源。太阳光射到破材料上可以产生电流并直接发电,这种以硅材料的应用开发形成的产业链条被称之为“光伏产业”。根据欧盟联合研究中心的预测,到2030年太阳能光伏发电在世界总电力供应中将达到10%以上,到2040年这一比例将达到20%以上。

中国光伏产业起步较晚,但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在国家“光明工程”、“送电到乡”、“送电到村”等工程的带动下,在强大的信贷、财政孙贴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拉动下,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近几年,我国光伏产品以低廉的价格迅速占领世界市场,并稳居世界头把交椅。

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并不能掩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目前国内在建或拟建的光伏产业园大概有100家,全国600个城市中,约一半的城市计划发展光伏产业;中国光伏产品,如太阳能电池,90%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90%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2012年美国商务部要求海关对部分中国光伏产品征收“双反”关税,欧盟也展开了对中国的主要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

(1)请结合上述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谈一谈对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现状的认识(7分)

(2)有专家指出,政府应当在光伏产业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该观点的合理性,并具体阐释政府在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作为。(12分)

从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两手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三位一体”,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四位一体”,再到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的形成,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经历了一个初步探索、逐步深化和趋于完善的过程。

(3)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角度,简析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过程。(7分)

答案

(1)优势:中国光伏产业发展迅速,潜力巨大;有强大的外力(市场需求和政策)支撑。(2分)

问题: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受经济的增速影响大;较多地依赖财政、信贷等宏观调控政策。发展过程中存在盲目扩张的倾向;缺少核心技术;过分依赖海外市场;受制于发达国家贸易政策等问题。(答出5点即可得5分)

(2)在我国,政府是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职能,促进我国光伏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是政府的应尽职责。(4分)政府应当认真研究市场运行的规律,做到科学民主决策。(2分)切实履行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2分)政府应合理运用财税政策引导新能源产业发展,同时为光伏产业发展搭建信息沟通平台,避免重复建设,实现有序发展。(2分)政府还可以通过引导公众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促进形成节约环保的社会风尚,进而启动光伏产品的国内消费市场。(2分)

(3)实践是认识的基础,认识对实践又有反作用,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2分)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党在不同时期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都来源于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中不断出现的新问题和新要求,推动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不断深化。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识在实践中不断得到检验,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逐步发展和完善起来。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认识的深化是为了更好地指导实践。(4分)总之,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过程是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1分)

题目分析:(1)本题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需要学生通过仔细分析材料及设问来寻找答题的思路。本题要求学生根据材料说明我国光伏产业发展的现状。此类问题的回答一般要从成绩、不足(或存在的问题)两个方面来说明。材料中“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中国光伏发电产业呈现迅猛发展的势头”说明了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潜力巨大;题中材料“在强大的信贷、财政孙贴等政策措施的有力拉动下”表明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对国家政策的依赖性较大;题中材料“90%以上的原材料依赖进口,90%以上的产品出口国外”以及“美国商务部及欧盟对中国的主要光伏产品的反倾销调查”表明中国光伏产业缺少核心技术,过分依赖海外市场,受制于发达国家。

(2)本题要求学生说明政府在光伏产业发展中发挥的重要作用。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看清“政府”这一主体,需要学生回忆书本中关于政府的有关知识;学生回答政府在光伏产业发展中的作用可从政府的经济建设职能(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公共服务)、文化职能(引导公众树立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观念)及社会公共服务职能(为光伏产业发展创造良好的国际、国内环境)角度展开说明。

(3)本题要求学生用实践与认识的关系,简要说明党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认识过程。学生应该知道人们对事物的认识是需要经历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经历一个由浅入深的复杂过程。本题材料中的“两手抓”、“三位一体”、“四位一体”、“五位一体”等正体现了这一点。

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