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选择题

读下图西气东输一线工程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

小题1:图中A处的地形区名称是      ,“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是      。下列选项中,正确的一项是

A.河套平原路程最短  

B.河西走廊地形平坦

C.宁夏平原气候适宜

D.柴达木盆地物产丰富小题2:西气东输的中段发生了弯曲,比沿途中的虚线走了很多弯路其主要目的是

A.缓解陕、晋两省的能源短缺

B.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

C.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

D.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途经陕甘宁气区小题3:“西气东输”工程,有利于解决我国

A.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均衡的问题

B.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

C.自然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

D.木材短缺的问题小题4:该工程的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的环境意义是

A.缓解能源紧张状况

B.改善大气质量

C.促进水质变好

D.保证能源安全

答案

小题1:B 

小题2:D  

小题3:C  

小题4:B

题目分析:

小题1:读图,根据省区轮廓可以判断,A处地形区位于甘肃境内,应是河西走廊地区。“西气东输”、古“丝绸之路”及第二亚欧大陆桥均从此处经过,其自然地理原因只能是这里地形平坦,工程投资少,选项B对。河套平原、宁夏平原都在黄河沿岸,不在A 处,选项A错、C错。柴达木盆地位于青藏高原上,青海省境内,D错。

小题2:陕、晋两省的能源充足,并不短缺,A错。加快陕、晋两省的能源外运,主要用铁路运输,不是管道运输,B错。管道走很多弯路,主要目的是为保证供气的可靠性,才绕路途经陕甘宁气区,主要目的不是拉动陕甘宁地区的经济发展,C错。D对。

小题3:“西气东输”工程,输送的是天然气,不是水资源,A错。缓解的是东部能源资源短缺的问题,不是资源浪费严重的问题,B错。我国自然资源分布东少西多,生产力却是东多西少,资源分布与生产力不协调的问题,C对。输送天然气,与木材短缺的问题关系不大,D错。

小题4:该工程的建设对于东部沿海地区可以缓解能源紧张状况,但缓解供应紧张不是环境意义,A错。使用天然气,可以减少污染气体的排放,改善大气质量,B对。该工程对促进水质变好影响不大,C错。该工程对保证能源安全有重要意义,但不是环境意义,D错。

填空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