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名词解释
释“中体西用”。
答案
参考答案:
“中体西用”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缩略语,它是中国近代重要的教育思潮和社会思潮,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的理论基础和行动准则。1898年张之洞在《劝学篇》中把“中体西用”系统化、理论化,使它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中国的教育纲领。其基本思想是:教育首先要传授中国传统的经史之学,这是一切学问的基础,然后再学习西学中有用的东西,以补中学的不足。张之洞把中学的内容概括为经、史、子、集,尤其强调“明纲”;把西学概括为西史、西艺、西政三部分。“中体西用”将西学作为一个整体予以认可,给封闭僵化的封建文化打开了一个缺口,使西学在中国的传播和发展由“可能”成为“现实”,为中国近代社会的变革注入了新的物质力量和精神力量,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解体,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在教育领域,“中体西用”作为洋务教育的指导纲领,对中国近代教育的影响是双重的,它对中国教育的近代化既有促进,也有阻挠。“中体西用”固守“中学为体”,其根本目的在于维护封建专制传统和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儒家意识形态,使新式教育一直受到忠君尊孔读经封建信条的支配,任何教育改革都不能摆脱以新卫旧、以西补中的目的,延缓了新式教育的发展进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