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老鼠通常不患血癌。在一项实验中发现,给300只老鼠同等量的辐射后,将它们平均分为两组,第一组可以不受限制地吃食物,第二组限量吃食物。结果第一组75只老鼠患血癌,第二组5只老鼠患血癌。因此,通过限制老鼠的进食量,可以控制由实验辐射导致的老鼠血癌的发生。
以下哪项如果为真,最能削弱上述实验结论

A.老鼠与其他动物一样,有时原因不明就患有血癌。
B.第一组老鼠的食物易于使其患血癌,而第二组的食物不易使其患血癌。
C.第一组老鼠体质较弱,第二组老鼠体质较强。
D.对其他种类的实验动物,实验辐射很少导致患血癌。
E.不管是否控制进食量,暴露于实验辐射的老鼠都可能患有血癌。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 题干是运用了求异法寻求因果关系。进行求异法比较,必须要求其他情况都一样。而B给出了这个求异法实验中存在其他差异情况,即“两组实验中的食物不一样”,从而削弱了题干的实验结论;C虽然也给出了另外的差异情况,但这个差异情况不如B中的差异情况具有根本性。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题目

错也是对       ( 刘墉)

小时侯,父亲常教我写毛笔字,每当我写到一半,对其中一笔不满意而懊恼迟疑,父亲总会安慰我: "上一笔没写好,可以用下一笔去救。练字的人,不但要会写好,还要懂得救好。因为如果你会救,就无所谓错误了!错也是对!譬如一个人写'太'字,第二笔写歪,别人认为没办法写好,却见他将最后两笔也改了个角度,结果不但漂亮,而且妙极了!"

父亲还说有一次康熙皇帝出巡,到了西湖,灵隐寺的主持求皇帝写幅字,康熙原想题"灵隐寺",但落笔时不小心,将"灵"字上面的雨(繁体字的"灵"字上面是"雨"字头)写大了,下面纸幅有限,怎么也不能把"灵"字写完,旁人都捏把冷汗,却见皇帝气定神闲,大笔一挥,改写为"云林禅寺"(繁体字的"云"字上面也是"雨"字头)。那幅字至尽仍挂在西湖,大家只觉得笔飞墨舞,是幅好字,有谁会去计较那是写错之后的权宜之计呢!

我当时太小,听不懂,直到有一天父亲带我去看漫画家表演--只见台上挂着一大张白纸,漫画家邀观众上去,随便画几笔,然后立刻根据那几笔,改成一幅画。有些观众存心找麻烦,故意东勾一圈,西画一条,大家这么想,都认为画家会被难倒,却见画家略一思索,就解决了问题。

我开始了解,这世上一般人认为错的事,不见得就是错,有些人不但能将错变为对,而且对的比别人对的还要好。

所以在中学,我试着在作画没有灵感时,把纸折皱,摊在地上看那折痕,前看,后看,左看,右看,居然能看出许多美丽的山峦和川流。

后来在大学教课,我也常将纸随便"团"一下,丢在桌上,让学生运用想象,去寻找美的造型。我发觉用这种方法创作的画,常能打破自己惯用的格式,开展出新的面貌,尤其喜爱临摹的学生,往往能因此脱离古人的窠臼。

我更发现,有时候在作画之前想要使用宣纸,不小心拿错了纸,却很可能因为纸性不同,产生许多意外的好效果,远非平日所能想见。

如此说来,那错,不也就是另一种对了吗?......

从写毛笔字、画漫画、到学国画,我深深领悟了这个由错误中寻对的道理,且用在我的生活中,经过许多坎坷、风浪,一次又一你俩在证明父亲的那句话: "如果你会救,就无所谓错误了!错也是对!"

小题1:

写出此文的线索。

小题2:

说说作者的写作思路。

小题3:

谈谈你对"这世上一般人认为错的事,不见得就是错"的理解。

小题4:

摘出全文的主旨句。

小题5:

说说你读了此文之后受到的启示。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