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点评下面一段有关《圆明园的毁灭》的教学片段。
师:为什么说圆明园是园林艺术的瑰宝,建筑艺术的精华呢,我们还得从它当年的布局看起。
师:谁愿意朗读第2自然段,请大家听读思考,“众星拱月”的“月”指什么“星”指什么
(生朗读)生:“月”是指圆明园。
师:确切地说呢
生:圆明三园。
师:“星”呢
生:“星”是指那些小园。
师:你们同意吗
生(齐):同意。
师:圆明园的布局到底是什么样,让我们一起看图(用电脑投影,指图),左边的园子是圆明园,右边的是长春园,下边的是万春园。这三个园子组合在一起就是……
生(齐):圆明三园。看,这就是众星拱月的什么
生(齐):月。
师:再看,这十几座小园就是什么
生(齐):星。
师:“众星拱月”懂了吗(手指一学生)这个问题是你提的吧,说说看。
生:许多小园像星星一样围在圆明三园的周围。
师:讲得真好!你不光能提出问题,还能解决问题,真不简单。那么“拱”是什么意思呢
生:环绕。
参考答案:在释疑过程中,教师突出语言文字的理解训练,精心设计,匠心独运,前后联系,浑然一体,把学生的自主学习提高到一个新水平。首先,让学生联系上下文明确“众星拱月”中的“星”和“月”在本课各指什么,然后出示精心设计的图像,让学生从形象上感知“众星拱月”到底什么样,当学生已从感性上对这个词语有所了解后,教师再让刚才提出不懂“众星拱月”这个词语的学生用自己的话解释。当学生说出“众星拱月”就是许多星星围绕着月亮时,教师又在水到渠成的情况下,指导学生理解“拱”在这词语中的意思,最后,让学生联系课文明确“众星拱月”在本课指的是什么,围绕什么。显然,这样的指导,深入浅出,化难为易,对学生的自主学习起到了画龙点睛的点拨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