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一次学术研讨会上,有学者提出:宪法在我国法律体系中处于特殊地位,按特殊程序制定和修改,具有最高法律效力,任何法律都不能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抵触。因此宪法不是一个“法律部门”,而是在各个具体法律部门之上的根本大法。请运用法理学知识对此观点作出分析。

答案

参考答案:答案要点: (1)法律部门和法律渊源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前者主要用于认识一国各种法律规范之间在调整范围和调整方式上的联系和区别,后者主要解决法律规范的制定机关、效力来源和效力等级问题。将宪法部门视为一个法律部门,并不影响宪法在法律渊源体系中的特殊地位,更不会影响宪法本身的最高效力等级。(5分) (2)在法律体系划分中,将宪法部门作为一个法律部门,是因为宪法部门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特殊性。作为国家的根本法,宪法部门规定了我国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种根本制度和原则、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各主要国家机关的地位、职权和职责等。而作为宪法规定的具体化,各具体部门法只是规定并调整某一方面的社会关系。在调整方法上,宪法的许多内容比较原则,没有规定具体的主体权利义务,特别是主体的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等。而其他部门法对主体的权利义务关系、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等都有比较详尽具体的规定。(5分)

材料题

政治制度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某班举办题为“中国古代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利弊”的辩论会,正方观点:利大于弊,反方观点:弊大于利。正反方均收集到以下图文资料。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之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县令)…… ——摘选自柳宗元《封建论》

材料二

图一
图二
图三 明朝改制后

材料三  (宋)太祖:“天下自唐季以来,数十年间,帝王凡易八姓,战斗不息,生民涂炭,其故何也?” 宰相赵普:“此非他故,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今所以治之,亦无他奇巧,惟稍夺其权……,则天下自安矣。”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指出秦统一后在地方推行的行政制度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材料二中枢权力机构的变化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哪一对主要矛盾?为了解决这一对矛盾明太祖采取的主要措施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制度中还存在哪一对矛盾?宋太祖为了解决这一矛盾采取了哪些措施?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根据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你支持哪方观点?请说明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