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结合实际谈谈教师应怎样备课。

答案

参考答案:

1.教师备课要做好三方面的工作:

①钻研教材。教师钻研教材可以掌握教材的基本结构,把教材中规律性的知识内化,并形成自己的认知结构。钻研教材包括钻研学科课程标准、教科书和阅读有关参考书。

②了解学生。首先,教师要考虑学生的年龄特征,熟悉他们身心发展的特点;其次,要了解班级的情况,如班风等;再次,要了解每一个学生,掌握他们的思想状况、知识基础、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等。

③设计教法。在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的基础上,教师要考虑用什么方法使学生掌握这些知识并促进他们能力和品德等方面的发展,应根据教学目的、内容、学生的特点等来选择最佳的教学方法。

2.写好三种计划:

①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这种计划应在学期或学年开始前制定出来。

②单元(或课题)计划。在制定好学年教学进度计划的基础上,教师还要制定好每个单元或课题计划。

③课时计划(教案),它通常是指教师为某一节课而拟定的上课计划。与上述两种计划相比,课时计划是更直接、更具体的教学准备。

应用设计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回答问题。

季文子相宣、成,无衣帛之妾,无食粟之马。仲孙它谏曰:“子为鲁上卿,相二君矣,妾不衣帛,马不食粟,人共以子为爱,且不华国乎?”文子曰:“吾亦愿之。然吾视国人,其父兄之食粗而衣恶犹多矣,吾以是不敢。人之父兄食粗衣恶,而我美妾与马,无乃非相人者乎,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文子以告孟献子,献子囚之七日。自是子服之妾,衣不过七升之布,马饩不过稂莠。文子闻之,曰:“过能改者,民之上也。”使之为上大夫。 《后汉书》

【注释】①宣、成:鲁宣公、鲁成公。 ②上卿:古代最高的官衔。 ③爱:吝啬。④孟献子:仲孙它的父亲。⑤子服:仲孙它又名子服。 ⑥饩:(xì),饲料。⑦稂莠:(lángyǒu),杂草。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3分)

A.妾不帛(穿、穿衣)

B.且不国乎(使……有光彩)

C.其父兄之食粗而衣犹多矣(破旧)

D.衣不七升之布(过错)小题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意思相同的两项是(4分)

A.子鲁上卿此人一一具言所闻

B.人共子为爱我日始出时去人近

C.人之父兄食粗衣恶,我美妾与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

D.不华国乎年九十小题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 且吾闻以德荣为国华,不闻以妾与马。

② 过能改者,民之上也。

小题4:本文运用对话的写法来刻画人物形象,回答了人应该以什么为“贵”这一问题。文中的季文子与仲孙它的观点有什么区别?请根据文意,用自己的话简要回答。(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