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在发挥金融中介作用的过程中,下列符合投资银行运作方式的有( )。

A.资金供需双方是金融工具的买卖而不是借贷

B.资金供需双方是资金借贷而不是金融工具的买卖

C.在媒介过程中只发生资金供需双方之间的一次金融合约关系

D.在资金媒介过程中发生资金供需双方的两次金融合约关系

答案

参考答案:A,C

解析: 直接融资是通过投资银行的服务,主要在资本市场上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资金关系是金融工具的买卖而不是借贷。间接融资是指通过商业银行的参与,主要在货币市场上间接实现资金融通的活动,资金关系是借贷而不是买卖。投资银行的媒介过程中只发生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之间的一次金融合约关系。商业银行的资金媒介过程中需发生资金供给者与商业银行间和资金需求者与商业银行间的两次金融合约关系。投资银行作为直接融资的中介,仅充当中介人的角色。商业银行作为间接融资的中介,同时具有资金需求者和资金供给者的双重身份。

综合题

(26分)学习历史,不仅要广泛阅读,更要感悟智慧,融会贯通。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587年“并无大事可叙”。学者黄仁宇却从此年入手,剖析明中后期社会,写成《万历十五年》。

该著作涉及的重要人物有:

时年24岁的万历皇帝。他一方面依赖内阁,另一方面又以司礼监太监加以牵制,后来创造了近30年不上朝的专制主义君主制史上“荒诞奇迹”;

已经去世了5年的内阁首辅张居正。他生前虽然守住了内阁只是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的底线,却把内阁政治演绎得有声有色;

在这年去世的的名将戚继光。他曾在浙闽粤沿海大败倭寇,保卫了东南海防;

在内地已成功定居了4年多的西方传教士利玛窦。他从欧洲出发,经过葡萄牙占领的澳门,活跃于广东一带。

——据《万历十五年》编写

材料二 玉米、番薯等“种出西土”,在不少地方开始种植。

——据[明]李时珍《本草纲目》、徐光启《农政全书》等

(1)阅读材料,联系所学知识,简述明朝中后期的政治形态,并分析造成政治日益黑暗的重要原因。(8分)

(2)试揭示明朝中后期在经济领域中(含农业、手工业、商业等)日益凸显出来的新气象和政府实行的老政策。(9分)

(3)充分利用材料提供的信息,以日本、西欧(葡萄牙)为切入点,简要叙述明朝中后期中外关系的基本内容以及明朝政府的政策。(9分)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