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用装有84g煤油的煤油炉对4kg 13℃的水加热,煤油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有60%散失,其余被水吸收.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能升高到多少摄氏度?(煤油的热值:4.6×107J/kg)

答案

已知:m=84g=0.084kg,m=4kg,t0=13℃,η散失=60%,c=4.2×103J/(kg•℃),q=4.6×107J/kg;

求: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能升高的温度t′,

煤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

Q=mq=4.6×107J/kg×0.084kg=3.864×106J

Q=Q×(1-η散失)=3.864×106J×(1-60%)=1.5456×106J

由Q=cm(t-t0)得:

t=

Q
cm
+t0=
1.5456×106J
4.2×103J/(kg•°C)×4kg
+13℃=105℃,

因为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的沸点是100℃,当水达到100℃后,继续加热水会沸腾,温度不变,则水温只能升高到100℃.

答:在1标准大气压下水温能升高到100摄氏度.

改错题

创新是一个民族发展的灵魂,是一个民族进步的不竭动力。自古以来中 * * 就是富有创新精神的民族。结合所学知识探究以下问题:

探究一 制度篇

(1)(2分)统治阶级为加强中央集权,不断调整政策,开创新的政治制度。秦朝、元朝在地方上各实行的什么行政制度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1分)美国学者费正清说:“在一个我们看来特别注重私人关系的社会里,中国的科学考试却是惊人地大公无私。每当国势鼎盛,科学制度有效施行时,总是尽一切努力消除科场中的徇私舞弊。”对作者观点理解正确的是

A.科举制度扩大了封建统治的基础

B.科举制度实现了封建国家的兴盛

C.科举制度体现了公平竞争的精神

D.科举制度背离了传统的伦理道德探究二 经济篇

(3)(1分)早在六七千年前,我国的原始居民就培植了世界上最早的农作物是        

(4)(2分)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社会生产力显著提高的标志。列举我国古代史上最典型的一例,说明生产工具的创新和改进促进了社会大变革。

探究三 文化篇

“中国在许多个世纪以来,一直是人类文明的主要中心之一”。让我们与历史进行亲密接触,寻找其中蕴藏的民族智慧,感悟民族精神。

(5)(2分)根据上图和所学知识, 说出我国宋、元时期的主要的文学表现是什么?并举一例这一时期领先世界的科技成就。

探究四 感悟篇

(6)(1分)综合以上内容,在如何培养自己的创新能力方面你获得了哪些启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