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简答题

如何通过教学实践培养学生的创造性

答案

参考答案:

所谓创造性个性品质主要是指具有创造的意向、创造的情感、创造的意志和创造的性格等独特的心理品质。它包括自信、勇敢、独立性强、有恒心、一丝不苟等良好的人格特征。“集体研究制”是威廉·戈登和他的同事发明的一种发展创造力的新方法。隐喻是“集体研究制”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途径。所谓隐喻就是用一个事物来对不同的事物或观念进行比较的方法。通过隐喻,熟悉的东西与不熟悉的东西可以联系在一起,建立起一种相似的关系,或从熟悉的观念中创造出一个新的观念。这时,创造活动就开始了。把“集体研究制”应用于教学环境,有两种教学模式可供选用。一种教学模式让学以一种新的、更富创造性的眼光去审视旧问题、旧观点,我们把它称为模式甲,另外一种教学模式让学生把新的、不熟悉的观点变得更有意义,即把陌生的东西变成熟悉的,我们把它称为模式乙。 

(1)步骤安排模式甲要求学生以一种陌生的眼光来看待习以为常的事物,具体做法是用类推来拉开概念间的距离。模式乙的目标是使陌生的东西变成熟悉的东西。 

(2)师生交往系统总的来说,创造力培养模式的结构既不松也不紧,教师起着发动和帮助学生合理思考的作用,学生有进行随意讨论的自由。在教学过程中,师生必须彼此合作。学生既要动脑子,也要有好的心情,以便能在学习活动中获得乐趣。 

(3)反馈方式一方面,教师要使学生保持一种能充分发挥创造力的心理状态,让他们尽情去幻想,摆脱理智的刻板的约束。另一方面,由于教师举出的范例非常重要,因此,教学前教师自己先要学会让人疑惑的、异乎寻常的类推。在模式乙中,教师还要防止学生进行不成熟的分析,应该对学习的进程即学牛解决问题的行为进行总结。 

(4)支持系统创造力培养模式的关键,是要有一位懂得“集体研究制”原理和程序的领导者。此外,如果探究的是科学问题,还要有实验室之类的设施。一般来说,十几个人的班级规模太大,教师不易引导每个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搞“集体研究制”需要把班级分成小组。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