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中国政治与文化之变革,莫剧于殷、周之际。……欲观周之所以定天下,必自其制度始矣。周人制度之大异于商者,一曰‘立子立嫡’之制,由是而生宗法及丧服之制,并由是而有封建子弟之制,君天子臣诸侯之制……”——摘自《王国维遗书》之《殷周制度论》

材料二 秦有天下,裂都会而为郡邑,废侯卫而为守宰(宰:地方官),据天下之雄国,都六合之上游,摄制四海,适于掌握之内,此其为得也……——摘自《史记·秦始皇本纪》

材料三 公元前127年(汉武帝元朔二年),汉武帝采纳主父偃的建议,颁布“推恩令”,规定诸侯王除以嫡长子继承王位外,可以推恩将自己封地分给子弟,由皇帝制定封号。以此从王国里分出许多侯国。侯国列侯只能衣食租税,不能过问政治。——摘自《岳麓版高中历史必修I》

请回答:

(1)材料一反映了西周的哪两种政治制度?依材料指出这两者之间的关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反映了秦朝的哪种政治制度?依据材料说说这种制度的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中的汉武帝为何颁布“推恩令”?结果怎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宗法制和分封制。宗法制与分封制互为表里,分封制是宗法制在政治上的表现,宗法制是分封制实施的主要依据。

(2)郡县制。郡县制的实行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有利于中央对地方的管理。

(3)原因:汉初郡国并存,后来封国威胁中央 * * ,如出现“七国之乱”。结果:王国问题逐渐解决,中央集权得到加强,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单项选择题 共用题干题
名词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