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教育部网站近日公布的《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指出,今后我国将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
材料二:随着出境旅游的平民化和大众化,少数中国游客在境外旅游时的不文明行为也被曝光。这些不文明行为影响了中国游客的整体形象,甚至让一些旅游目的国给中国游客贴上了“素质低”的标签。
(1)为什么要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8分)
(2)请你写一条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思想精华或道德精髓的名言或诗句。(2分)
(3)为撕下材料二中“素质低”的标签,请你给材料中的游客提出一些建议。(6分)
(1)(8分)①增加传统文化在中考、高考中的比重有利于提升中小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和科学文化素质,塑造健康人格,增强民族自信心、自豪感、凝聚力。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 * * 宝贵的精神财富,有利于继承和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和伟大民族精神,促进先进文化建设。③有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和综合国力,构建和谐社会,实现中国梦。(8分)
(2)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等。(任选一点即可2分)
(3)①遵守秩序,自觉排队;②入乡随俗,尊重旅游地的风俗习惯;③公共场合应尽量安静,不要喧哗;④在公共场合打电话时要注意放低声音;⑤讲卫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垃圾;⑥理性、适度消费,崇尚节俭等。(任选3点即可6分)
题目分析:(1)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的原因,主要考虑这样做有何重要意义,这样做有利于提升中小学生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有利于传承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利于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文化软实力,构建和谐社会,所以从意义入手,结合知识点中华文化的特点、民族精神、提升素质、增强文化软实力等回答。(2)根据知识点“中 * * 在创造灿烂的中华文化的同时,也形成了代代传承的美德,如敬业乐群、公而忘私的奉献精神;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操;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志趣;自强不息、艰苦奋斗的昂扬锐气;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浩然正气;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为政风范;厚德载物、道济天下的广阔胸襟;奋不顾身、舍生取义的英雄气概;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社会理想”从中任选其一回答。(3)揭下“素质低”的标签就要从提高道德素质方面做起,如外出旅游时要入乡随俗,尊重当地风俗习惯,讲卫生,不乱扔垃圾,遵守秩序,公共场所不大声喧哗等等,主要根据实际从遵守规则、讲礼貌、讲卫生、有公德心等方面阐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