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的物质主要是()

A.铁和蛋白质

B.锌和蛋白质

C.维生素B12、丁酸和铜离子

D.维生素B12、叶酸和铜离子

E.促红细胞生成素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1.蛋白质和铁是红细胞生成的主要原料,若供应或摄取不足,造血将发生障碍,出现营养性贫血。 2.促进红细胞发育和成熟的物质,主要是维生素B、叶酸和铜离子。前二者在核酸(尤其是DNA)合成中起辅酶作用,可促进骨髓原红细胞分裂增殖;铜离子是合成血红蛋白的激动剂。叶酸缺乏会引起与维生素B缺乏时相似的巨幼细胞性贫血。维生素B是一种含钴的化合物,一旦吸收不足就可引起贫血。此外,红细胞生成还需要氨基酸、维生素B、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和微量元素锰、钴、锌等。 3.红细胞数量的自稳态主要受促红细胞生成素的调节,雄激素也起一定作用。促红细胞生成素主要在肾脏产生,正常时在血浆中维持一定浓度,使红细胞数量相对稳定。该物质可促进骨髓内造血细胞的分化、成熟和血红蛋白的合成,并促进成熟的红细胞释放入血液。在机体贫血、组织中氧分压降低时,血浆中的促红细胞生成素的浓度增加。当促红细胞生成素增加到一定水平时,反而能抑制促红细胞生成素的合成与释放。这种反馈调节,使红细胞数量维持相对恒定,以适应机体的需要。雄激素可以直接刺激骨髓造血组织,促使红细胞和血红蛋白的生成,也可作用于肾脏或肾外组织产生促红细胞生成素,从而间接促使红细胞增生。这也可能是雄性动物的红细胞和血红蛋白量高于雌性动物的原因之一。

单项选择题
综合题

(15分)【中外历史人物评说】为维护社会秩序和国家统一,古代的思想家和政治家作出了不同的思考。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儒”的含义,据许慎的《说文解字》注:儒,柔也,术士之称。儒最初是指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技能的人士,由古代神职人员演化而来,负责祭祀祖先,主持丧葬之礼,亦称为“相礼之儒”。孔子起初就是主持丧葬礼l仪的儒士,但是孔子有感于“礼崩乐坏”的形势,赋予儒一种维护礼制社会的道义,这样,儒就不仅仅是一种主持礼仪的职业了。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概括“儒”的演变过程。并指出孔子赋予“儒”新的含义,其目的是什么?(5分)

材料二(贞观四年,唐朝大败东突厥,俘获其首领颉利可汗。在如何处理东突厥部落的问题上,朝廷内部出现争议)朝士多言:“北狄自古为中国患,今幸而破亡.宜悉徙之河南兖、豫之间,分其种落,散居州县,教之耕织,可以化胡虏为农民,永空塞北之地。”……温彦博以为:“徙于兖、豫之间,则乖违物性,非所以存养之也。请准汉建武故事,置降匈奴于塞下,全其部落,顺其土俗,以实空虚之地,使为中国扦蔽,策之善者也。”

——《资治通鉴》

(2)材料二在处理东突厥部落问题上有两种主张,请归纳其观点。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唐太宗处理东突厥问题的措施。(6分)

材料三 台湾作家高阳在《清朝的皇帝》一书末尾,对清朝的几位皇帝作了很有趣的打分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