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论述题

2011年底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热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

材料:在强大的民意压力和公众呼吁下,上海市环保局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环保局,一次性公布过去五年的PM2.5数据,这些数据均不达标。公众认为政府这一举措勇气可嘉。事实上各地不公开PM2.5数据的主要原因就是数据不好看,基本不达标。

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上海环保局敢于顶住压力,率先公布不达标的PM2.5数据,为什么会助于政府部门赢得公信力,树立形象和信心?(10分)

答案

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决定了我国政府的宗旨是为人民服务,原则是对人民负责。这要求政府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工作态度和求真务实的工作作风。上海环保局敢于公开PM2.5数据体现了政府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4分)②上海市政府公开PM2.5数据,充分尊重了公民的知情权,可以增强公众意识并参与到治理之中。(2分)③公民享有监督权,在公众的监督之下,政府切实履行经济职能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加强社会管理,改善环境,建设服务型政府,有利于树立政府形象。(4分)

题目分析:“为什么型”主观题 :一般情况下要回答“这样说”、“这样做”的依据、意义(重要性)、必要性、可能性等,有时也要回答不这样做的危害性。在解答中,一般应由近及远、由直接到间接、先经济后政治、有次序、有条理地展开说明。设问是上海环保局敢于顶住压力,率先公布不达标的PM2.5数据,为什么会助于政府部门赢得公信力,树立形象和信心,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从我国的国家性质、政府的宗旨、原则、工作作风、职能、公民的知情权、监督权等知识点来展开。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