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中国实施扩张性的宏观经济政策,预期通货膨胀似乎逐渐形成。国家统计局10月22日10时举行新闻发布会,公布今年三季度国民经济运行情况。统计显示,前三季度国内生产总值217817亿元,同比增长7.7%;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5%。你认为,截至到2009年前3个季度,中国出现了通货膨胀吗?中国为什么会出现通货膨胀预期?预期通货膨胀可能会对宏观经济管理带来什么影响?
参考答案:
(1)截至到2009年前3个季度,中国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通货膨胀是指一段时间内物价持续而普遍的上涨现象。根据调查,前三季度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1.1%,工业品出厂价格同比下降6.5%,无论是居民消费价格还是工业品出厂价格都出现了下降,所以很明显我国2009年前3季度没有出现通货膨胀。
(2)中国出现通货膨胀预期的原因
我国出现通货膨胀预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原因:
第一,外部输入性因素。国际市场上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比如石油、铁矿石、粮食,这些价格上涨必然传导到国内,国内出现通货膨胀预期。
第二,流动性问题因素。由于实行扩张性的货币政策,大规模新增贷款的投放,使得流通中的货币相对过多,必然会引起一种通货膨胀的压力。另外,我国农业太薄弱,造成大蒜、绿豆等农作物被国际游资炒作。
第三,政府投资积极性过热成为最致命的通货膨胀因素。受金融危机影响,政府实行扩张性的财政政策,投资需求旺盛,造成通胀预期。
(3)预期通货膨胀可能会对宏观经济管理带来的影响
通货膨胀预期是导致出现通货膨胀的重要原因。一旦消费者和投资者形成强烈的通货膨胀预期,就会改变其消费和投资行为,从而加剧通货膨胀,并可能造成通货膨胀螺旋式的上升。
比如,如果消费者和投资者认为某些产品和资产(地产、股票、大宗商品等)价格会上升,且上升的速度快于存款利率的提升,就会将存款从银行提出,去购买这些产品或资产,以达到保值或对冲通胀的目的。
这种预期导致的对产品和资产的需求会导致此类资产价格加速上涨。而这些产品或资产的价格一旦形成上涨趋势,会进一步加剧通胀预期,从而进一步加大购买需求,导致通胀的螺旋式上升,给宏观经济管理造成很大的困难和不可预测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