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甲股份有限公司是增值税一般纳税企业,适用的增值税税率为17%,下列事项中,除标明为含税价格外,其余均为不含增值税价格。该公司2004年度发生的业务和事项及其会计处理如下:
(1) 2004年2月销售给A公司商品一批,开具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销售价格为3000万元,增值税额为510万元,甲股份有限公司已经确认了此项收入。2004年3月A公司发现商品存在一定的瑕疵,因此与甲公司商量,要求给予一定的折让,经双方讨论取得一致意见,给予A公司5%的折让,已经取得税务部门开出的索取折让证明单,甲公司将此折让冲减了2月的销售收入以及相关的增值税销项税额。
(2) 2004年3月12日,对B公司进行长期投资,占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30%,假设此项投资在活跃市场中没有报价,且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由于B公司的经营状况不佳,因此委托C公司进行经营,B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由C公司全权负责,甲公司除每年取得应分配的利润外,不参与B公司的日常运作。由于对B公司的投资占B公司注册资本的30%,因此甲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
[要求]
判断甲公司对上述事项的会计处理是否正确,若不正确,简述理由并作出正确的会计处理。

答案

参考答案:甲公司对事项(1)的会计处理不正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的规定,对发生的销售折让,如果折让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前的,会计处理相当于商业折扣,企业应将实现的销售收入按实际销售价格(原销售价格减去商业折扣)确认.而对发生在企业确认收入之后的销售折让,则应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的销售收入。由于此项折让属于收入确认之后,因此甲公司应冲减3月(实际发生折让日期)的销售收入以及相关的税金。
甲公司对事项(2)的会计处理不正确。根据《企业会计准则第2号——长期股权投资》的规定,在投资企业与被投资单位存在控制关系.或者不具有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关系且在活跃的市场中没有报价、公允价值不能可靠计量时,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当采用成本法核算。虽然甲公司拥有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30%,但是由于B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由C公司全权负责,甲公司每年除取得应分配的利润外,并不参与B公司的日常运作,对B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决策并不产生重大影响,也不能视为控制和共同控制,因此甲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解析:
本题是一道综合题,在事项(1)中,本题考查了销售折让的会计处理,事项(2)中考查了长期投资时权益法和成本法的核算范围及其会计处理,因此考生要牢牢把握这两个知识点,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深入理解教材,吃透各个知识点,这样才能在解题过程中做到心中有数。在本题事项(1)中,根据收入确认的相关处理原则,对于发生在销售收入确认之后的销售折让,应在实际发生时冲减当期的销售收入。由于此项折让发生在收入确认之后,因此甲公司应冲减3月(实际发生折让日期)的销售收入以及相关的税金。在本题事项(2)中,虽然甲公司拥有B公司有表决权资本的30%,从形式上来说大于20%的比例(一般而言,投资企业拥有被投资企业20%以上的表决权股份,则认为有重大影响,投资企业对被投资企业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权益法进行核算),但是实质上B公司的日常经营活动由C公司全权负责,甲公司每年除取得应分配的利润外,并不参与B公司的日常运作,对B公司的生产经营和决策并不产生重大影响,也不能视为控制和共同控制,因此甲公司对B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应采用成本法进行核算。

材料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