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8分)中原经济区范围包括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等地市,总面积约28.9万平方公里,总人口约1.5亿。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4)题。

材料一:中原经济区示意图。

材料二:中原经济区主要经济部门的波及能力指数变化情况图。(波及能力指数反映某一部门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带动作用;指数越大,表明产业部门对社会经济的辐射能力越高)

(1)中原经济区位于我国三大自然区中的_________ 区,处于_________(自然带)向________(自然带)的过渡地带。(6分)

(2)图中淮河中游支流分布特点是__________,汛期出现在________季,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6分)

(3)波及能力指数高且持续上升的工业部门是_________  ,影响该工业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_   。试分析发展该产业的优势区位条件。(10分)

(4)推进“城乡一体化”是今后中原地区发展的重要目标,试综合分析工业发展对中原地区城镇化带来的积极影响。(6分)

答案

(1)东部季风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温带落叶阔叶林带(6分)

(2)支流集中河流北岸,呈平行状分布(4分)  夏(2分)

(3)食品制造(2分)  原料(2分) 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原料充足;当地人口众多,临近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广阔;众多铁路交汇,陆路交通便利;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每点2分,共6分)

(4)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就地转移;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减少城乡差异,促进地区均衡发展。(每点2分,共6分)

题目分析:

(1)根据所学的知识可知:东部季风区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青藏高寒区与东部季风区的界线:3000米等高线;青藏高寒区的北部与西北干旱半干旱区的界线:大体从昆仑山向东经过阿尔金山、祁连山一线。可以判断中原经济区属于东部季风区,处于温带季风向温带大陆性气候过渡区,所以植被也是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到温带落叶阔叶林带。

(2)描述河流支流分布的特点,可以从以下方面描述:1.支流数量的多少;2.支流分布的位置;3.支流的形态和走势。从图上可以看出支流集中河流北岸,呈平行状分布。我国东部季风区夏季降水较多,容易导致洪涝灾害的发生。

(3)图中纵坐标表示波及能力指数,可以看出食品制造是波及能力指数高且持续上升的部门;影响食品制造的主要因素是原料。分析一个产业的区位,主要从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两个方面来分析。自然条件包括:地形、气候、水文、土壤、原料;社会经济条件包括:劳动力、交通、政策、科技、市场等等。该地区农业发达,农产品丰富,原料充足;当地人口众多,拥有大量廉价劳动力;临近东部沿海地区,市场广阔;众多铁路交汇,陆路交通便利。

(4)工业发展给城市提供大量就业机会,促进劳动力向二、三产业就地转移;城市人口数量增多,城市人口比重上升;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化进程加快;减少城乡差异,促进地区均衡发展。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