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材料1
冰冷的江水中,10多名大学生手拉手搭成“人梯”,将两名落水少年拉向生的此岸,3名大学生却终被无情的江水卷走……2009年10月24日,在湖北省荆州市的长江边,上演了如此感人、如此惊心动魄的一幕。10月26日,荆州市授予在长江荆州宝塔河段救起两名落水少年的17名大学生和市民“舍己为人见义勇为英雄群体”。这17人当中包括14名长江大学的学生和3名沙市冬泳队的老人。2009年11月12日上午,10月24日长江救人英雄集体先进事迹首场报告会在湖北荆州市委礼堂举办,来自荆州市的机关干部、在校大学生、武警官兵、医护人员、普通市民等四百多名代表,聆听了英雄事迹报告。
材料2
10月24日,长江大学3名大学生何东旭、方招、陈及时为救两名落水少年,献出了宝贵的生命。令人心寒的是,在打捞英雄遗体时,面对同学们的“跪求”,个体打捞者不仅不为所动,而且挟尸要价,一共收取了3.6万元的捞尸费。11月7日,荆州市人民政府召开新闻发布会,向社会通报打捞3名大学生英雄遗体全过程。结果显示,10月24日在打捞3名大学生英雄遗体过程中,现场收取3.6万元费用的打捞公司业务负责人陈波,因额外向学校索要烟和矿泉水“构成了敲诈勒索”,公安机关已依法将其拘留15天,罚款1000元。
请回答:

在这个案例中,有些人见义勇为,而有些人却很冷漠。你怎么看待这种现象

答案

参考答案:①在社会成员中,社会成员由于思想境界不同,价值判断标准不同,道德修养的水准不同,他们在处理遇到的问题时的态度和行动也不同。所以社会上出现一些有悖于社会公德的现象也不奇怪。我们不能因为出现一些负面的和消极的东西,就对社会公德的建设失去信心。②改变社会风气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学生是社会成员中接受教育较多的群体,应该成为推动社会文明进步的生力军,在树立社会主义道德方面承担更多的责任。③在见义勇为的过程中,要处理好“勇”为和“智”为的关系。④面对道德冷漠现象,作为社会,要不断加强制度建设与社会公德的宣传普及,明辨是非,扬善抑恶,弘扬社会正气,让见义勇为成为社会称颂、赞美和人们尊敬、效仿的行为。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园地。

我的老师

  我最喜爱教英语的王老师,因为她最能理解我们的心情。记得五年级时有个转学来的陈晖同学,他对学英语毫无兴趣,很怕上英语课,连英语 26个字母都写不出。王老师很理解他的心情和学英语的难处,就着重辅导陈晖,并用一些形象的图片、例子来增强陈晖对单词和语法的记忆。每当陈晖掌握一种语法或一个单词,甚至一个字母,王老师就会当众表扬他。陈晖学英语的积极性高了。

  王老师不但理解我们,还善于引导我们。那是一次自习课上,她拿着试卷给我们评讲。正当讲得起劲的时候,忽然,从操场上传来“嗡嗡嗡”的马达声。怎么回事?同学们都忍不住伸长了脖子向外观看。原来,是自然老师在做牵引飞机试航。同学们希望去阳台看一看。顿时,教室里轻轻骚动起来。

  王老师见我们不在认真听讲,她先是一愣,露出疑惑的神情。当王老师转头看到自然老师在做模型飞机试航,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她果断地一挥手说:“到外面去看看吧!”同学们都高兴地欢呼起来。

  回到教室,同学们一时还安静不下来。王老师就微笑着开了口:“你们很喜欢飞机吧。可要知道现在国外航天事业比我国强得多,这就需要学习更多的知识,而外语是学习研究国外先进技术的必要工具……”这时,教室里显得格外安静,大家又继续认真地听王老师评讲试卷。

  这样的老师怎不叫人喜欢呢?

1.联系上下文,解释句中加粗的词语。   

“回头又看到我们那充满期待的眼神时,才恍然大悟。”   

“期待”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恍然大悟”指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用“~~”与“____”分别从文中第4、5自然段中画出一句老师善于理解我们的句子和一句老师善于引导我们的句子。

3.文章用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两个事例来描写“我”喜欢的王老师,这两个事例是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连接起来的。

4.“我”喜欢的王老师是一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