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根据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1分)

材料一  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  我国西北地区荒漠化分布图

(1)材料一所示区域气候类型为                      ,该区域大部分地区气候干旱、沙漠广布,分析其主要原因。(3分)

(2)指出材料一所示图中绿洲分布特点             ,其主要制约因素       。(2分)

(3)材料二中,B所在的宁夏平原是我国著名的灌溉农业区,说出大量引水灌溉容易导致的对土壤的不利影响,并简要说明其发生过程。(3分)

(4)土地荒漠化是我国西北地区主要的生态问题,为了防止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在农业生产中,应该采取哪些措施?(3分)

答案

(1)温带大陆性气候  深居内陆,远离海洋;四周有高山、高原阻挡,水汽难于到达。(3分)

(2)绿洲分布在山麓地带和河流沿岸; 水资源。(2分)

(3)导致土壤盐碱化(次生盐碱化、盐渍化)。(1分)

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2分)

(4)①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    ②发展喷灌,滴灌等以节约用水  

③对流域内的生态环境进行恢复治理          ④退耕还林还草等(3分)

题目分析:

(1)材料一中图示区域为我国西北地区,该地区的气候类型为温带大陆性气候。该地气候干旱,沙漠广布的原因是:距海远,受山脉的阻挡,湿润气流难以进入,降水稀少。

(2)绿洲分布与有水源的地区,该地降水稀少,但在山麓地区有高山冰雪融水补给、内流河河岸地区、地下水出露地区有绿洲的分布。决定绿洲分布的因素就是水源。

(3)干旱和半干旱地区,若大量引水灌溉导致地下水位上升,因蒸发旺盛,水中的矿物质(或盐分)(在土壤或地表)不断积累,从而导致土壤盐碱化。

(4)农业生产上防治荒漠化主要措施从灌溉技术、良种(耐旱品种)、农业结构等方面进行。发展喷灌、滴灌等节水技术;培养和选种耐旱的农作物品种,减少对水资源的需求和消耗;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农、林、牧等协调发展;退耕还林、还草,恢复和治理该地区的生态环境。

名词解释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