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

2012年7月18日~22日,央视“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直播报道团队,向全世界播报了赛伦盖蒂大草原的百万角马向肯尼亚大迁徙的情景。(18分)

材料一 非洲生态退化程度分布图及东非高原局部区域图

材料二图中甲、乙两地气温、降水分布图

(1)央视直播期间,内罗毕的昼夜长短状况是     ,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      。(2分)

(2)说出图中角马大迁徙路线的大致方向,并简述理由。(8分)

(3)试从人类活动的角度,分析P区域生态严重退化的主要原因。(8分)

答案

(1)(逐渐)增大

(2)由南向北迁移(2分)。原因: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2分);7月份乙地正值草原气候的雨季,草类茂盛(2分);而此时,甲地正值草原气候的干季,草类枯黄(2分)。

(3)过度开垦,发展种植业(如棉花等)(2分);高原上开矿,破坏地表植被(2分);修建铁路等交通设施,草原退化(2分);城市用地扩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2分)

题目分析:

(1)2012年7月18日~22日,央视“东非野生动物大迁徙”直播报道。央视直播期间,太阳直射北半球,内罗毕在赤道以南,其昼夜长短状况是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情况是逐渐增大。

(2)东非高原属于热带草原气候,一年分干湿两季;7月份北半球雨季,乙地正值草原气候的雨季,草类茂盛;而此时,地处南半球的甲地正值草原气候的干季,草类枯黄,角马大迁徙的路线大致由南向北迁移。

(3)P区域主要在东非高原,由资料图分析:近年来非洲人口增长快,经济水平低,粮食不足,过度开垦,发展种植业,使土地退化严重;高原上开矿(铜、黄金等),破坏地表植被,使土地退化;修建铁路等交通设施,草原退化;城市用地不断扩大,造成生态环境破坏。

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藏根草》,回答问题。(12分)

好一座颇有古堡风度的万佛阁,被人遗忘在大殿的背后,断了香火,受了冷落。

“瞧,那是什么?”

我们从它的身边走过,忽然发现它那灰暗的阁壁上,飘出来一缕又一缕鲜鲜活活的生命亮色,宛若一群藏在阁楼里的少女抛洒下来的掩面绿纱,情怯怯地朝我们招摇。

是长青藤么?长青藤没有它这样的优雅;是牵牛花么?牵牛花没有它这样的美丽。

我们认不出,更猜不透:在这石头墙上,存不得雨水,见不到土壤,这柔弱的小草,它是怎样活下来的?它的根又会藏到哪里?

守庙的老人来了。

他告诉我们,这些藏根的小草是何首乌。

他告诉我们,这青山古刹,有股生生不息的“感应泉”,泉水流到哪儿,哪儿便可寻到何首乌家族的绿色庄园。它是人类的朋友,它是病魔的克星。它可以让白发人萌生一头乌亮的美发,它可以使失眠者做得成甜甜的美梦。

他还告诉我们,现在寻不到了。那些贪婪的采药人,寻求的是它生命的老根,它躲到哪里,人们便追到哪里,它也只好收起根来,藏进这石头缝里;扒不得这万佛阁,休想再夺它的根……

自然是一部伟大的书,只要你认识了它,你在这个世界上便寂寞时不再寂寞,穷困时不再穷困;苦恼时有安慰,挫折时有鼓励;软弱时有督责,迷失时有指南针。

请问藏根的小草,我的朋友,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

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

小题1:文中“它是怎样活下来的?”的疑问,从侧面表现出“它”                   

                  。(2分)

小题2:“它是人类的朋友”一句中的“它”是指                             。(2分)

小题3:作者问藏根草:“你在自然这部大书里,写下的是怎样的一笔?”请你根据文意,代藏根草回答。(2分)

小题4:文章最后说:“还有那被人遗忘了冷落了的万佛阁,你呢?”根据文意,作者问万佛阁的问题的具体内容是什么?(2分)

小题5:对于第最后一段的问题,万佛阁将会怎样回答?请你代它回答。(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