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述三种心理物理法。
参考答案:
费希纳设计了三种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平均差误法。这些方法后来被统称为系统心理物理法。
(1)最小变化法
最小变化法又称极限法。它的特点是:将刺激按递增和递减系列的方式,以间隔相等的小步变化,寻求从一种反应到另一种反应的瞬时转换点或阈限的位置。 基本的实验过程如下: 在测定绝对阈限时,刺激系列分为递增和递减两种。递增系列的起点安排在被试基本觉察不到的物理刺激强度范围内,随机选择;递减系列的起点安排在被试基本觉察到的物理刺激范围强度内,随机选择。在实验时,每个刺激系列都从起点处沿递增或递减方向,依次呈现给被试,要求被试报告表示是否感觉到刺激,若被试感觉“说不准”,则要求其进行猜测。 主试以“有”、“无”或“+”、“-”记录被试的反应。对于递增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有”,便停止实验;对于递减系列,到被试第一次报告“无”,停止。
(2)恒定刺激法
恒定刺激法(或固定刺激法)又叫正误法(true——false method)、次数法(fre- quency method),它是心理物理学中最准确、应用最广的方法。 具体做法如下:
①主试从预备实验中选出少数刺激,一般是5~7个,这几个刺激值在整个测定过程中是固定不变的。
②选定的每种刺激要向被试呈现多次,一般每种刺激呈现50~200次。
③刺激呈现的次序事先经随机安排,不让被试知道。用以测量绝对阈限时,则无须标准值;如用以确定差别阈限或等值时,则需包括一个标准值。
④此法在统计结果时必须求出各个刺激变量引起某种反应(有、无或大、小)的次数。特别要注意的是,此法在实验之前需要选定刺激。所选定的刺激最大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能为被试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低于95%。所选刺激的最小强度应为每次呈现几乎都不能感觉到的强度,它被感觉到的可能性应不高于5%。选定呈现刺激的范围之后,再在这个范围内取距离相等的刺激。
(3)平均差误法
平均差误法(或均误法)又称调整法、再造法、均等法,是最古老且基本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之一。平均差误法实验的实验程序相对其他两种传统心理物理法较为简单。 基本实验程序如下: 首先呈现一个标准刺激,令被试再造、复制或调解一个比较刺激,使它与标准刺激相等。由于平均差误法要求被试亲自参与,因此这种方法更能调动被试的实验积极性。在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标准刺激由主试呈现,随后被试开始调整比较刺激。按照比较刺激的初始值大于或小于标准刺激,被试的调节方向也就分为渐减和渐增两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