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施工单位承建一矿井主井筒及相关二期工程,该井筒设计净直径5.0m,井筒深度750m,其中基岩段掘进直径6.0m。井筒地质条件简单,采用普法法施工;井筒将穿过一含水层,预计最大涌水量15m3/h。施工单位项目部考虑机械化配套方案如下: 1.装岩设备:配备2个3m3吊桶,2台JKZ‐2.8凿井提升机提升;一台HZ‐10型中心回转抓岩机装岩; 2.凿岩爆破:FJD‐9型伞钻打眼,打眼深度4.2m,中深孔爆破; 3.砌壁模板:整体下移液压金属模板,模板高度4.2m; 4.排水方式:采用吊桶排水、顶水强行通过含水地段。施工单位在审核该施工组织设计时,对项目部提出的方案进行了修正和优化,并最终付诸实施。在施工过程中,井筒施工到深度420m处,项目部为了提高施工速度,采用固定工序滚班作业,对施工工序和时间进行了重新安排,见下表。滚班作业控制的施工工序和时间安排表施工过程中检查发现含水层的若干部位混凝土质量不合格。交接班及
指出钻眼爆破、砌壁、排水工作安排的不妥之处,说明理由。
参考答案:
凿岩爆破:FJD‐9型伞钻打眼不妥,FJD‐9型伞钻太大了,布置不下,发挥不了作用;
砌壁模板:整体下移液压金属模板,模板高度4.2m不妥,有个炮眼利用系数0.85,4.2*0.85=3.57米,模板高度应3.6米。
排水方式:采用吊桶排水、顶水强行通过含水地段不妥,按照有关规范规定,涌水量大于10m3/h就要采取注浆等其它治水的措施,本井筒15m3/h采用吊桶排水、顶水强行通过含水地段不妥。针对该井筒15m3/h的涌水量,按规程要求采取防治水措施(或注浆堵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