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从消费和生产两个方面简单说明“无形之手”的原理。
参考答案:
“无形之手”也就是“看不见的手”,是经济学家亚当·斯密在他的《国富论》中提出著名理论。亚当·斯密在《国富论》中“无形之手”的论述是:
“一般地,他确实既不打算促进公共利益,也不知道自己会在多大程度上促进这种利益。„„他所考虑的只是自己的收益。但是,在这种场合,像在其他许多场合中一样,他受一只无形之手的引导去促进一个并非他本意要达到的目的。也并不因为事非出自本意,就对社会有害。他追求自己的利益,却往往使他能够比真心实意要促进时更有效地促进社会的利益。”
福利经济学采用帕累托最优标准来衡量资源配置的最优配置。帕累托最优状态是这样一种状态: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一个人的境况变好,而又不使别人的境况变坏。帕累托最优包括三个条件:交换的最优条件、生产的最优条件以及交换和生产的最优条件。
一般性说来,消费者总是追求效用(满足)极大化,生产者总是追求利润极大化,这样,市场的完全竞争结构必将使经济社会达到帕累托最优状态,也就是说完全竞争能够实现帕累托最优状态所需具备的三个条件。分别说明如下:
(1)在完全竞争条件下,每种商品的价格对所有消费者来说都是相同的,既定不变的。消费者为了追求效用极大化,一定会使其消费的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率。既然相同商品的价格对所有消费者都是等同的,那么,每一消费者购买并消费的任何两种商品的数量必使其边际替代率等于全体消费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就所有消费者来说,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必定相同。
(2)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一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任一产品的生产者都是相同的,既定不变的。生产者为了追求最大利润,一定会使其使用的任何一组生产要素的技术替代率等于要素的价格比率。既然相同要素的价格对所有产品的生产者都是等同的,那么,每一生产者购买并使用的任何两种要素的数量必使其技术替代率等于全体生产者所面对的共同的价格比率。因此,就所有产品的生产来说,任何一组要素的技术替代率必定相同。
(3)任何两种产品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即为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成本之比。每一消费者对于任何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等于其价格比率。在完全竞争条件下,任何产品的价格等于其边际成本。因此,对任何两种产品来说,其生产的边际转换率必等于任何消费者对这两种商品的边际替代率。
由此可见,完全竞争能够实现为达到帕累托最适度状态所需具备的三个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