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甲、乙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1)两经济区城市密集的共同自然原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两经济区经济发达,经济增长速度快,从社会经济条件看两地经济发展共同的区位优势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两经济区在发展过程中共同面临能源短缺问题,为此国家采取的重大措施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A城市工业占其GDP(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从1984年以来迅速下降,尤其是纺织、服装等行业更明显;而同时B城市人口却由几万人迅速上升到百万人。原因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图乙为1985年和1996年长江三角洲土地利用结构对比图,读后回答:
为协调人地矛盾,实现该地区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应采取的措施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地处河流三角洲地区、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网密布、水热条件优越
(2)地理位置优越,交通便利;人口稠密,劳动力丰富;腹地广阔;教育科技水平高;原有基础好;地处改革开放前沿、政策好。
(3)积极发展核电,开发沿海大陆架的油气田,建“西气东输”、“西电东送”等能源调配工程。
(4)随着香港经济、科技实力增强,第三产业迅猛发展,劳动密集型工业纷纷转向深圳等有大量廉价劳动力的地区,故GDP中的工业产值下降;而深圳因吸引外资、技术、设备,有较多的就业机会,吸引了内地大量人口,使城市人口迅速上升。
(5)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保护有限土地资源,防止退化和污染;十分珍惜和合理使用每寸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