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国家不当行为是指国家违背国际法义务的行为,是国家责任的构成要件之一。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国际法上的国家不当行为的是:

A.甲国某省政府官员在履行职责时超越其权限所做的侵害乙国国家主权的行为
B.某国政府在紧急情况下所做出的违反该国条约义务的行为
C.甲国与乙国签订了边界条约,在该条约生效后,甲国边境巡逻士兵在巡逻时发现界碑倒塌,遂擅自将界碑向乙国领土内移动近400米
D.乙国总统作为国家元首身份在访问甲国期间,以私人身份与该国叛乱组织接触,井承诺支持该叛乱组织的活动

答案

参考答案:B

解析:[考点] 国家不当行为
国家责任由国家不当行为引起,国家不当行为的构成需要两个条件:一是该行为可归因于该国家;二是国家的行为违反了其国际义务。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一般包括国家机关的行为、经授权行使政府权力要素的其他机构的行为等。A项甲国地方政府官员的职权行为属于国家行为,其超越权限进行的行为同样可归因于国家的行为,属于国际不当行为。B项属于国家在紧急情况下所实施的违反国家义务但排除其不当性的行为,故不属于国家的不当行为。C项属于代表该国行事的士兵在执行职务时违反国家责任的情况,属于可归因于甲国政府的不当行为。D项属于该国国家元首在国外进行的违反国际法的私人行为,由于国家元首地位特殊,该行为应归因于该国国家的不当行为。故正确答案选B。

实验题

实验目的:探究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滴加酚酞试液先变红后退色的原因。

[分析与猜想]

(1)根据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原理:2Na2O2 + 2H2O =" 4NaOH" + O2↑,往过氧化钠固体完全溶解反应后的溶液中滴加酚酞本应只会变红而不会退色,而实验中发现酚酞变红后又退色。由此提出如下的猜想:

A.氧气有漂白性

B.氢氧化钠有漂白性

C.                                          

[实验与判断] 请完成下列表格:

实验编号123
实验装置
验证猜想               C          
实验现象溶液变红后不退色
实验说明1、2的实验中NaOH溶液是用    (填“氢氧化钠固体”、“氧化钠固体”、“过氧化钠固体”)溶于水配制的。
 

(2)根据以上实验分析发现:过氧化钠与水反应过程中,钠元素形成了稳定的化合物,溶液中还生成了一种不很稳定、具有漂白性的物质X,X的化学式是      

(3)可用右图装置对溶液中不很稳定的物质进行探究,在①处装入的物质是   (填选项,下同),②处装入的物质是   

A.酚酞试剂             B.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

C.二氧化锰             D.氢氧化钠固体配制的溶液

(4)气体③是   ,过氧化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没有写出X来,原因是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