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2008年7月,某省会城市人大常委会第S次会议审议了该市《城市公共交通条例(草案)》(以下简称“草案”),该草案第N条规定,公交车乘客不主动给老弱病残孕让座的,驾驶员售票员有权劝导其让座,对于拒不让座者,可以拒绝其乘坐,市政主管部门还可以处以50元罚款”。在草案讨论过程中,甲认为该规定具有合理性,其根据可以从法律与道德的联系中找到,乙认为该规定不具有合理性,其根据可以从法与道德的区别中找到。
请结合上述材料,从甲、乙观点中选择您较为认同的观点(只能选择其中一种观点),并依据法与道德关系的理论进行分析。
答案
参考答案:
支持甲观点的参考答案:,从法与道德的联系角度展开分析
(1)原理:法律和道德都是重要的社会调整手段;它们对社会关系的调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和一致性;道德是法律的基础和评价标准;法律是传播道德与保障道德的有效手段。
(2)分析:结合上述原理中四点内容进行分析。
例如,从法律与道德都是社会关系的调整手段、二者具有关联性和一致性、道德是法律的基础、法律是道德的保障手段,或者从其他法与道德联系的角度展开分析,言之成理的,均可给分。
支持乙观点的参考答案:,从法与道德的主要区别角度展开分析
(1)原理:法与道德的产生方式不同;法与道德的表现形式不同;法与道德的实现方式不同;法与道德的调整范围不同;法与道德的评价尺度不同;法与道德规定的权利义务不同。
(2)分析:结合上述原理中关于二者区别的理论进行分析。例如,从二者的表现形式、实现方式、调整范围等方面展开分析的,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