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珠江三角洲经济区产业发展特点与条件的有关图文资料,并回答问题。
步入新世纪,珠三角的经济继续高速发展,2000年珠三角创造的生产总值(GDP)为7361亿元,2004年为13394亿元。为了谋求经济的更快发展,进一步实现珠三角与内地和港澳地区在资源、资金、技术、市场、劳动力等方面的互补;有些专家认为珠三角可以构
建联合周边地区的泛珠江三角洲经济区(简称泛珠三角)新格局。
(1)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的工业为____________密集型产业主导的出口加工型工业,主要工业部门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工业。
(2)20世纪80年代,珠三角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多项选择)
A.当地雄厚的工业基础
B.丰富的矿产资源
C.廉价的劳动力和土地
D.外来资金、设备与技术
(3)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新一轮产业结构的调整,珠三角工业发展呈现了以____________密集型为主导的特点,尤其以____________工业部门最为突出。
(4)随着经济快速发展,珠三角GDP迅速增长,2004年GDP约是2000年的____________倍。同时,珠三角产业结构也发生了变化,具体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目前,珠三角的经济发展面临着一些困难,具体表现有____________(多项选择)
A.能源供应相对紧张
B.南岭阻隔水陆交通
C.劳动力素质较低
D.外向型经济比重较低
(6)近年来有些专家主张构建的泛珠三角,包括广东、福建、江西、海南、广西、贵州、四川、湖南和云南等9省区以及香港和澳门特别行政区。泛珠三角的构建对珠三角发展的积极意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1990年前后,珠江三角洲地区哪些方面区位条件发生了变化。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劳动; 轻纺;食品;建材(任答两项即可)
(2)CD
(3)技术(或知识);电子电器(或高新技术)
(4)1.8 ;第一产业比重大幅度下降 第二、第三产业比重均有上升,尤以第二产业更为明显
(5)AC
(6)可充分利用周边省区的自然资源和劳动力资源,可利用港澳地区的资金、信息、技术、市场。
(7)珠江三角洲地区区位条件的变化:政策优势明显下降;劳动力工资水平不断提高;市场萎缩;地价升高;环境污染严重。(答对4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