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现有甲、乙、丙三种常见的无色气体和一种黑色固体丁,已知甲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 4/5;点燃黑色固体丁放到甲和乙的混合气体中,丁会继续燃烧,并生成气体丙,丁熄灭后,测知乙气体已全部耗尽;往甲、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根据上述描述,试回答如下问题:

(1)书写这四种物质的化学式:甲______ 乙______丙______丁______;

(2)书写乙和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3)澄清石灰水的有效成分是氢氧化钙,其化学式为______,通入丙气体后会变浑浊的原因是两者反应后会生成不溶性的碳酸钙和水,试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______.

答案

由甲气体约占空气体积的

4
5
可知甲是氮气,往甲、丙混合气中加入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变浑浊,说明丙是二氧化碳,则点燃黑色固体丁放到甲和乙的混合气体中,丁会继续燃烧,并生成气体丙可知丁是碳,乙是氧气;

(1)由分析知甲、乙、丙、丁四物质的化学式为N2、O2、CO2、C;

(2)乙和丙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

(3)氢氧化钙的化学式为Ca(OH)2,由于氢氧化钙能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钙和水,所以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故答案为:(1)N2;O2;CO2;C;(2)碳+氧气

点燃
二氧化碳;(3)Ca(OH)2;氢氧化钙+二氧化碳→碳酸钙+水;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作品,完成11~14题。

闲听空阶滴雨声

竹韵清心

(1)今秋多雨。这不,刚刚入秋,还来不及感受几日秋高气爽的好天气,秋雨便淅淅沥沥下个没完。

(2)秋天的雨,不似春雨贵如油,润物细无声的那么让人欢喜;也不似夏天疾风骤雨般来得快去得也快。这秋雨是缠绵的,伴着丝丝沁凉的秋风,缠缠绵绵,飘飘洒洒,轻轻的落在田间地头,也飘进了人心里。秋天的雨,是漂泊的游子在静夜中勾勒出的乡间小道,是痴痴的伊人在黄沙漫天的征尘中苦苦等待后浅唱低吟的心语。秋天的雨是凄寒的,秋与春本是一对痴情的恋人,却被夏永世相隔,那漫天飘零的雨丝,便是秋无奈的诉说,是秋对爱情最铁骨铮铮的誓言。秋天的雨是寂寞的,空虚的。用它无力双手弹奏着荡入心魂的惆怅。等待,无穷无尽的等待,那是忍把浮名、换作浅吟低唱后最落寞的存在。

(3)一场秋雨一场凉。古人的话,是从千百年来的经验中来的,现在依然是真理。那潇潇的秋雨伴着飒飒的秋风,漫卷起枯黄的落叶和残花,更增加了凄凉惆怅的感觉。于是,人的心思也被这悲凉的气氛感染,笼罩在一片惆怅中。

(4)窗外的雨,敲打着阳台的顶棚,又滴落在门前的地面上,叮咚作响。

(5)坐久了,起来站在窗前,凝视远方。透过朦胧的雨雾,路旁的栾树,不知何时已挂起了一串串红黄色的灯笼,风铃般摇荡着,在微雨的清晨,在淡烟的黄昏,在阴雨的日子里,映出一团团红黄色朦胧的光晕。几片黄色的叶子,在风雨中盘旋着,飞舞着,缓缓飘落在地面的水坑里。细密的雨丝,在水坑里溅起一个个小小的涟漪,一圈一圈荡漾开去。

(6)一阵沁凉的风,迎面吹来,不由得打了一个战栗。于是,抱紧双臂,依旧伫立窗前,深思。

(7)“几度庭前寻旧迹,影踪全无,难把芳菲觅。欲约桃花同梦里,奈何风雨无情计”。曾经温馨的话语,至今还回响在耳边;曾经开心的笑容,至今还凝固在脸上;曾经的曾经,是多么的幸福惬意……难道这一切都随着秋风秋雨散去了吗?“世事一场大梦,人生几度秋凉”,就连苏东坡这样豪放不羁之人都曾发出过这样的感慨,而不用说世间落寞失意之人了。自古多情空自扰,或许真是这样的。就像此刻,这样的阴雨天,似乎更适合我的心境。离人心上秋,常常这样,把自己扔进似乎是漫不经心营造起来的忧伤的氛围中,一个人孤独的品味,一个人孤独的沉醉,难以自拔。

(8)雨点大了起来,看地面上的水坑里,激起了一个个小水泡,又很快的破碎,伴着层层的涟漪,荡开去。滴落在顶棚上的雨点,也唱起了欢快的歌谣,伴随着轻快的步伐,从上面一蹦三跳的下来。让我突然想起了白居易《琵琶行》中的诗句,“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那大大小小的水珠,很快又被串成了一条条白色的线,在天地之间挂起了一幅无边的珠帘。远处的景物也逐渐模糊起来。

(9)耳边,传来了一阵低沉的音乐,“孤单独自在夜里/身边掠过茫茫的风雨/心里的凄迷/只剩模糊和迷离/风儿不停吹过去/雨儿洒落我心底/只有平添无奈的思绪/从此两分离/从此千万里/留下黑夜缠绵的思绪/无奈/无奈/无奈的思绪……”忧伤的音乐,无奈的思绪,在这秋风秋雨里渐渐飘散去。

(10)回转身,桌上的茶水,早已经冰凉。

11.请简要赏析第(2)段画线的句子。(5分)

答:                                                                      

12.“于是,人的心思也被这悲凉的气氛感染,笼罩在一片惆怅中。”文中通过“秋雨”的哪些特征来营造这种悲凉气氛的?(6分)

答:                                                                  

13.第(5)段写景抒情的色调与上文是否相同?为什么?试作分析。(6分)

答:                                                                  

14.文章结尾说“回转身,桌上的茶水,早已经冰凉”,言已尽而意无穷,请探究“冰凉”的主要内涵。(6分)

答: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