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某校准备开展以“宣传新中国建设成果”为主题的活动,同学们搜集了下列资料。请你参与,根据要求,解决问题。(16分)

(1)人物篇:下面图中的历史人物是20世纪五六十年代感动中国的英雄楷模,请你分别写出二位人物的姓名,并用一句话概括他们的事迹。(4分)

①图一:                    被誉为:                           

②图二:                    被誉为:                           

(2)探索篇:下面三幅图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农村的变化。历史事实证明,“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全局性和根本性问题。为此,同学们组织了一场以“三农”问题为主题的知识竞赛,请回答问题:

③建国初期,中 * * 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在农村采取了一系列重大措施。上述图片一反应的历史事件是什么?这个历史事件中颁布的文件是什么?这个历史事件的完成有什么意义?(7分)

④“长鞭呀,那个一呀甩呀,啪啪地响哎……沿着社会主义大道奔前方……”这是过去一首老歌里的歌词,它反映了农民满怀豪情走上社会主义道路的心情。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是通过哪一方式?(1分)

⑤图三显示安徽凤阳县农业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产生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是什么?(1分)

(3)成就篇:实现工业化是全国人民追求的目标。为此,党在不同时期领导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

经济,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⑥图一、图二是第一个五年计划实行后实现的建设成就。这一计划是哪一年开始执行的?计划的重点是什么?(2分)

(4)感悟篇:从主题活动中我们可以看出建国头二十年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众多成就,许多工业从无到有。请回答:

⑦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你从中得到怎样的认识?(1分)

答案

(1)①邱少云  令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队伍的伟大战士;

②王进喜 用自己身体搅拌水泥的铁人

(2)③土地改革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 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④农业合作化   ⑤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⑥1953年  发展重工业

(4)⑦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能够认识到: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题目分析:(1)志愿军英雄邱少云是令可牺牲自己也不暴露队伍的伟大战士。石油工人王进喜是用自己身体搅拌水泥的“铁人”。

(2)建国初期,中 * * 党为了建设一个新世界,巩固新生的人民 * * ,在农村采取的重大措施是实行土地改革,颁布的文件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改革法》。土地改革的历史意义:废除了封建土地剥削制度,消灭了地主阶级,农民成为土地的主人,在政治、经济上翻了身,解放了农村生产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农民走上社会主义道路通过引导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方式实现的。安徽凤阳县农业粮食生产三年三大步。产生这一历史性变化的原因是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3)第一个五年计划是从1953年开始的,到1957年完成。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发展重工业,奠定国家工业化和国防现代化的初步基础。

(4)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我们能够认识到:改革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等。

点评:本题难度适中,考查的是学生对于历史知识的识记、理解能力。邱少云、王进喜的身上都体现出了爱国主义、无私奉献的伟大精神。土地改革的时间是1950年—1952年底,除部分少数民族地区外,三亿多无地少地的农民分到了土地。三大改造的对象除了农业外,还有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对手工业改造的方式也是引导手工业者加入生产合作社。对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的方式是公私合营。1982年我国在全国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它建立土地公有制基础上,把农民的责、权、利紧密结合起来,推动了中国农业的大发展。“一五”计划过程中还有步骤地进行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保证国民经济中社会主义成分的比重稳步增长。“一五”计划的成就还包括:建立了集二铁路、宝成铁路、鹰厦铁路、新藏公路、青藏公路、川藏公路、克拉玛依油田、武汉长江大桥。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