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长江三角洲地区和下表,回答下列问题。(13分)
小题1:图所示区域其自然带属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带。
小题2:太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是__________。该地种植此作物的自然区位优势有:__________ ;____________ 。每年7、8月份该地常受 ______________ 气压控制,易出现伏旱天气。上海有的年份梅雨季节较常年明显偏长,有的年份梅雨期间雨天很少(这种情况俗称“空梅”)其原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3:表中城市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是_____ 其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小题4: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从人口和产业角度分析工业化对城市化的推动作用: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题5:杭州湾跨海大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跨海大桥,复杂的自然条件使得该工程建设施工难度极大,你认为规划人员在设计工程方案时需要查阅哪些资料?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 。
小题1:亚热带常绿阔叶林 1分
小题2:水稻 1分 雨热同期(季风气候,水热条件配合好);地形平坦;水源充足(河网稠 密)(2分。答对两点即给满分) 副热带高(高) 1分 雨带停留时间长则梅雨季节偏长,雨带停留时间短则出现“空梅”2分
小题3:苏州 1分 苏州离上海较近,转移了上海的许多工业企业,苏州郊区港台及外资企业众多。1分
小题4:加速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 2分(其他答案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小题5: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2分。答对两点即给满分) (每格l分)
小题1:本题考查世界主要气候类型的分布。图示地区位于长江三角洲,气候类型为亚热带季风气候,所以自然带为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
小题2:太湖平原是我国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其主要粮食作物是水稻。该地种植此作物的自然区位优势有:雨热同期;地形平坦。每年7、8月份该地常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易出现伏旱天气。雨带停留时间长则梅雨季节偏长,雨带停留时间短则出现“空梅” 。
小题3:根据图中数据分析:表中城市第二产业比重最大的是苏州。其原因为苏州离上海较近,转移了上海的许多工业企业,苏州郊区港台及外资企业众多。
小题4:工业化加速了城市化,工业化加速了人口向城市集中;加速了非农产业向城市集中。
小题5:本题考查交通运输线的区位条件。规划人员在设计工程方案时需要查阅地质(地貌)、水文、气象等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