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背景资料: 某施工单位承建了一斜巷工程,巷道断面20m2,倾角6°,围岩为中等稳定的砂泥岩互层,无有害气体,无水。永久支护为锚喷支护,喷层厚度l20mm。施工组织设计采用普通钻爆法施工,气腿凿岩机打眼,炮眼深度3.Om。施工中突然遇到断层破碎带,施工单位因无应急准备方案,仍按原方案施工,结果喷混凝土出现开裂、脱落,巷道变形等现象,且围岩破碎情况越来越严重,顶板稳定不冒落时间不足2h。施工单位经设计和监理单位同意,为安全通过破碎带采取了减少周边眼装药量,增加锚杆和喷浆紧跟迎头的支护方法,但仍发生了掘进工作面后锚杆与顶板同时冒落的冒顶事故。

减少掘进炮眼深度,可改为1m左右,并采取多打眼,少装药的爆破措施。

答案

参考答案:

重要的索赔证据包括:

(1)原始地质资料;

(2)巷道断层破碎带地质素描和实录;

(3)与监理、设计单位的会议记录;

(4)经批准的支护变更。

解析:

索赔的证据,应该包括事情的全过程和事情的方方面面。索赔事件的发生往往并不一定在意料之内的情况,如果等事件发生以后再考虑证据的收集时,就会变得“时过境迁”。可见,索赔证据的收集,并非属于索赔事件发生以后、临时需要而去完成的工作,而是贯穿于项目的整个过程。所以,所谓“收集证据”的实际含义,应该仅仅是将有关的证明材料归集在一起的过程,而需要归集的证据应是平时早就“准备”的“预谋”。常用证据的材料一般有: (1)双方法律关系的证明材料招投标文件、中标通知、投标书,合同书。 (2)索赔事由的证明1)规范、标准及其他技术资料,地质、工程地质与水文地质资料,设计施工图纸资料,工程量清单和工程预算书;进度计划任务书与施工进度安排资料。2)设备、材料采购、订货、运输、进场、入库、使用记录和签单凭证等。3)国家法律、法规、规章,国家公布的物价指数、工资指数等政府文件。 (3)索赔事情经过的证明1)各种会议纪要、协议和来往书信及工程师签单;各种现场记录(包括施工记录、现场气象资料、现场停电停水及道路通行记录或证明)、各种实物录像或照片,工程验收记录、各种技术鉴定报告,隐蔽工程签单记录。2)受影响后的计划与措施,人、财、物的投入证明。3)要注意事情经过的证明应包括承包商采取措施防止损失扩大的内容;否则,被扩大的损失将不予补偿。 (4)索赔要求所相关的依据和文件合同文本,国家规定,各种会计核算资料等。 (5)其他参照材料如果有其他类似情况的处理过程和结论作为参照的案例,对于解决索赔问题是非常有帮助的。井底车场主要巷道及硐室布置如图1所示。矿井施工组织安排主井先于副井3个月开工,箕斗装载硐室与主井井筒同时施工,主、副井同时到底;短路贯通后,主井改为临时罐笼提升,副井进行永久装备,井底车场巷道及硐室施工网络计划如图2所示。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 案例分析题